>>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专家:当前的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 2021-7-7 19:40:41    字数:3402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在合作中实现的,是中国与美国或俄罗斯与欧盟在合作中尚且无法企及的,那就是践行符合21世纪国际关系常态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当前的俄中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日前文章 题:俄罗斯-中国:何谓“新型大国关系”(作者 该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

        俄中关系当前在全球国际体系中别具一格。两国的政要、外交官和专家经常谈到双边关系的独特性,称俄中合作在当今国际政治实践中独一无二,莫斯科和北京在合作中实现的,是北京与华盛顿或俄罗斯与欧盟在合作中尚且无法企及的,那就是践行符合21世纪国际关系常态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俄中双边关系的特点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尝试指出现代俄中关系的一些特点,以及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下可能随之出现的潜在风险。需要预先声明的是,这并非贬损双边合作向前发展的能力,而是试着指明尚需完成的重要任务。

        1.主权原则。

        国际双边和多边伙伴关系通常令国家主权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对参与者来说可能是对称的(例如欧盟或东盟成员间的关系),也可能是非对称的(美国与盟友间的大多数军事政治协议)。俄中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双方充分维护俄中领导层极其看重的自身国家主权、莫斯科和北京相互认可主权问题的敏感性.避免作出任何可能被对方解读为干涉内政或试图在世界政治中束缚其手脚的行为。

        2.立场分歧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由于双方充分维护自身国家主权且两国国家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莫斯科和北京在国际政治的一些具体问题上立场必然存在分歧(比如印度或乌克兰问题)。在利益出现分歧或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俄中现在愿意展现出灵活性并“同意不达成一致”。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论的并非双方对彼此意图可能存在误解,而是两国重大利益存在客观分歧。

        3.关系不在于力量平衡,而在于利益均衡。

        国际政治关系过去一贯建立在关系参与者之间力量平衡的基础上,而且军事能力的对比关系发挥主要作用。俄中之间存在诸多不对称:例如,在导弹核力量指标上,莫斯科明显超过北京;与此同时,在大多数经济指标上,中国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然而,这样的不对称性并不妨碍双边合作,因为双方在每个具体领域寻求的并非力量平衡,而是利益均衡。俄中关系是两个平等伙伴的关系,双方能够在双边关系的大背景下顺利消弭大量局部不对称。

        当然,正是因为双方考虑的不仅是客观能力,还有彼此的主观意愿,所以利益均衡才奏效。倘若对彼此的主观意愿没有信心,关系可能会重回力量平衡的传统格局,这是过去大国关系的特点。

        4.相互协作的综合多样性。

        双方均注意到,俄中相互协作覆盖领域广泛,具有综合多样的特点——从地缘政治、外交和军事技术合作到双边教育、科学和人文项目。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与其他世界力量中心的关系均不是这样。双边合作的综合多样性产生重要的叠加效应,促使相互协作在各个领域进一步拓宽和加深。

        综合多样的合作通常要以自上而下(从国家到社会)和自下而上(从社会到国家)同时进行为前提,不得不指出的是,目前俄中合作自上而下的发展要强于自下而上。也就是说,两国虽明确表达了深化双边合作的意愿,但社会对这种合作的广泛需求相对较弱。可以作出的判断是,问题的根源出在目前已经形成的经济合作模式上,其特点是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由国家机构监管的大型和超大型项目。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和军事技术领域的项目固然至关重要,但它们远非总能激发社会和人文关系方面的广泛影响,而社会和人文关系对赋予两国关系真正的综合多样性而言必不可少。两国依靠中小企业显著扩大经济合作(例如按照俄意经贸关系发展典范),可强化俄中对社会人文合作的需求。

        5.不损害第三国利益。

        俄中领导人喜欢强调,两国关系具有自己的基础和发展逻辑,不针对任何第三国。可以推测,即便沿“北京-华盛顿”或“莫斯科-华盛顿”轴心的紧张局势明显缓和,也不会导致俄中相互合作的意愿随之下降。同样可以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即俄中双边关系不再充当两国与欧盟发展合作的迫不得已的替代品。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共同的地缘政治对手令俄中伙伴关系更加稳固,至少在政治和军事技术领域是如此。在经贸、投资和科技领域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种关联正在变得清晰。例如,2021年3月,由于双边政治关系恶化,中国彻底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这为俄出口商创造了机会。如果堪培拉和北京重修旧好会怎样?如果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再次好转且欧洲希望俄将目前面向中国市场的部分液化天然气供给自己,又会发生什么?总之,俄中双边关系中的经贸决策今后将在多大程度上由地缘政治因素决定,而非单纯出于经济合理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俄中未来数年双边合作的走势和重点。

        6.双边和多边机制相结合。

        俄中关系的一个特点在于,双方力求以有第三国参与的多边机制(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补充双边合作机制。这得以令莫斯科和北京免遭指责,即两国打造某种双边“轴心”,以便通过实力不如自己的邻国划分“势力范围”。双边和多边机制相结合近年来成为俄中合作的“名片”,尤其是在众多西方多边机构明显陷入危机的背景下。

        7.为全球谋福祉而合作。

        莫斯科和北京伙伴关系的一个特点在于,双方在合作中追求的不只是狭隘的国家利益,还有整个国际体系的利益。两国设定关乎提升全球体系可控性的任务,这不但涉及安全领域,而且包括与发展相关的方面。旨在提高联合国、国际经济和货币金融机构工作效率的建议、涉及地区(东北亚、中东和北非)问题的倡议和提升全球资源(信息、能源、气候、太空、移民及其他)管理效率的构想因此出现,由俄中或联合或各自提出。

        俄中合作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具备这一极其重要的纬度。今后在落实各自项目时避免不必要的竞争或重复劳动对两国而言将至关重要,例如在非洲或巴尔干半岛。在从领会正在形成的全球议程到制定落实具体倡议的详细“路线图”上,对两国协调各级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再次强调多边原则的重要性:俄中就全球福祉问题的相互协作不应被国际社会视为莫斯科和北京某种专属协议的产物。俄中合作应当尽最大可能地向国际政治其他参与者开放。

        8.实施长期战略的能力。

        历史经验表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对任何长期外交战略的实施造成严重限制(美国政府不久前的换届可再次证实这点)。俄罗斯和中国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政治稳定和国家领导层的稳固使莫斯科和北京能够拓展外交规划范围,制定未来数年甚至几十年的国际战略。

        不过,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风险:对外政策具备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其另一面可能是惯性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迟钝。稳定和僵化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泾渭分明,风云变幻的现代世界不会等待莫斯科和北京。因此,我们两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仍是在进一步完善业已形成的俄中关系模式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当前的俄中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