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国的数字化拿俄罗斯邮政束手无策——中俄两种文明在生活层面的交锋
  • 2021-7-31 17:15:33    字数:1713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作者 米哈伊尔•莫洛佐夫) 题:中国的数字化拿俄罗斯邮政束手无策——两种文明在生活层面的交锋

        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突破5.5万亿美元。这即是说,该全新的生产及服务门类贡献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分之一。

        中国数字经济的基础是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5G网络在内的通信。

        当然,对于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而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最为重要。自2015年起,有关部门开始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研发出功率最大、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保存并加工海量的数据信息。

        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已突破50%。它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速发展的新利器。数字化令中国得以成功推进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将一些本来被视为最保守的领域切换至创新赛道。数字经济的直接从业人员约有2亿,该领域的就业增长率已连续数年领先传统行业1O%至15%。

        数字经济的方兴来艾要归功于手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其他最新技术深度接入中国社会。中国铺设了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网民突破10亿(全球第一),这里建设了超过75万座5G基站,接入用户突破2亿。

        中国斥资数干亿美元,打造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甚至已渗透偏远乡镇和村落,低收入民众也能通过网络出售自己的农产品。他们借助同样的方式,来申请贷款创业、学习知识及组建生产合作社。数字化还催生了全新的行业,如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

        不久前,我在莫斯科市中心目睹了对首都人来说也非常稀罕的场景:两个快递机器人在两名年轻人的操控下行走于人潮涌动的大街上。这是俄罗斯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正在测试机器人送货。

        殊不知在中国这样的快递机器人已司空见惯。不只在地面,空中还有无人机在送订单。任何一个街头商贩都能出示收款二维码,手机一扫即可完成交易。

        中国高歌猛进的数字化进程有数字为证。单是广东一省的GDP便超过了整个俄罗斯,而该省的数字经济规模是俄罗斯数字经济总额的10倍。

        然而,无论怎样用数字来描述中国数字化进程的特点及水平,都不及具体的生活片段来得鲜活。很多俄罗斯人用中国电商平台从中国购买各类商品。7月8日,我本人通过一家电商平台下单了电动剃须刀。

        此处略去小家电所使用的完美技术不谈,我要聊的是数字化。当天,这件商品发货出仓,6天后,它已身处俄罗斯境内,再过了5天,智能客服通知我,包裹已抵达邮局,请我去取货。

    资料图:俄罗斯邮政曾计划实现在3日内完成来自中国的小额订单的快递配送工作。

        俄罗斯的数字化尚处于萌芽阶段。只要俄罗斯邮政总局一接手业务,便会自动切换至另一套规则,跟数字化不沾边。我到邮局取件,那里的信息系统正在维修,数据无法访问。第二天,系统终于恢复正常,我却被告知,跨越万水千山进入俄罗斯的剃须刀,已被错发至位于城市另一隅的邮局。工作人员告诉我,是“数据”弄错了。

        如此一来,中国公司花了11天时间来接订单、包装、发货、交物流、将剃须刀成功运到俄罗斯并清关。后续工作由俄罗斯的数字经济服务部门接手,将包裹从首都机场送到区邮局,路途不超过3O公里,但过了一周多时间,货还没送到顾客手里。

        在社交网站上,大家却说这根本不算创纪录。有中国人倾尽全力希望快速送达的包裹,在俄罗斯境内要么走错了城市,要么在广袤的国土上已不知去向。数字嘛,你懂的。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