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华社关注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列车大劫案”全景回放:四大头目均判死刑潜逃18年不认罪
  • 2011-8-15 6:35:10    字数:6282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京华时报 王鹏昊
  •     国际列车成“倒爷”专列

    发生劫案的K3次国际列车,1960年开始运行,是新中国成立后开行的第一趟涉外列车,也被称为“中华第一车”。列车途经中、蒙、俄三国。

    90年代初,随着中俄两国经济贸易的全面恢复,这趟列车逐渐变成行李车,大批倒爷开始将国内的货物运往莫斯科销售。由于列车从北京站始发,北京倒爷成为主要力量,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在北京西单、东单等地练摊的商户。

    如今已年过半百的老王,曾是混迹在这趟列车的一名倒爷,如今经营着一家餐馆,提起往事,他很庆幸自己“金盆洗手”较早,没有经历那场洗劫之旅。

    “当时管理没那么严格,找蛇头在俄罗斯发个邀请函,或入学通知材料,很容易就能找人帮忙办个护照,只要一两千美元。”老王说,当时他与朋友一起批发皮夹克、旅游鞋,或者去白沟进圆珠笔等小商品,再运到俄罗斯兜售。70元一件的皮衣,运到俄罗斯一件能净赚三四百元。

    老王说,那时列车开入俄罗斯境内后,每到一站,倒爷们就扒着车窗,向在站台附近等候的当地商人兜售货物,三分之一的货物,在旅途中就卖了。

    走一趟货,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之前大家都不认识,通过在包厢内的相处,逐渐都成了朋友,时常一起买往返的车票,在莫斯科也住在一起相互照应。

    迅速的财富积累,让少部分倒爷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光顾莫斯科等地的各大赌场,很快将积蓄挥霍一空。由于不愿再靠辛苦背货重新开始,他们打起了在列车上偷东西的歪主意。

    据曾参与案件侦破的北京铁路公安局艾安军介绍,最早这些人只在列车上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很难维持他们大量的花销,渐渐发展成抢劫。在“5·26”劫案发生前,K3/4次列车上已发生过多起劫案。

    侦破

    团伙多为北京人且有前科

    “5·26”劫案发生后,多名受害旅客向我驻俄罗斯大使馆报案。使馆在6月3日,通过密函的形式,将此情况报告给中央。这起恶迹斑斑的列车劫案,进入中国官方视野,被列为当年的四大要案之一。

    6月6日,公安部组织铁道部公安局、北京铁路公安局等部门开会,成立专案组,分成多组警力对该案进行侦破。

    艾安军即参与了案件调查,如今其已是北京铁路公安局的一名处长,保留着大量中俄列车劫案的材料,当年的案件判决书,已微微泛黄。依据这些材料,艾安军回忆起当年侦破的细节。

    据艾安军介绍,经过专案组的初步侦查,参与列车劫案的犯罪团伙中,以苗炳林、牛顿、朱兴金、赵金华(“二姐”)为首的四大抢劫团伙势力最强,这些人多数在国内有犯罪前科,大多是北京人。

    起初这些劫匪上车抢劫时,都规定北京的倒爷、留学生,出国的官员及外国人不抢,他们把目标都锁定在蛇头及准备偷渡出国的浙江人身上。“当时偷渡的人身上都带着几万美金,而留学生基本没什么钱,不抢劫官员则是不想把事情闹大,而北京的倒爷很多都认识,会留些情面”,艾安军说。

    但随着抢劫团伙的逐渐增加,仅仅抢劫偷渡客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人的胃口,倒爷、官员也逐渐被列入抢劫对象。一般的情况,劫匪都会给被抢的倒爷们留下一些钱财用于购买返程车票,以及在当地住店。但列车开始被轮番抢劫后,倒爷们到达莫斯科时,基本已是身无分文。

    “由于几个团伙都互相认识,他们从不会因抢劫目标在车上内斗。”艾安军说,比如其中一个团伙头子“二姐”(赵金华),各路劫匪都很认她,只要她在车厢里摆上一包经常抽的翡翠烟,别人就不会再来这节车厢抢劫了。

    “5·26”劫案,是这些罪行的最顶端。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