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
  • 2014-4-21 9:04:23    字数:5410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彭侠 陈万卷 谢少安
  • 纺织服装是国际市场上最为敏感的商品之一。我国纺织服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我国保持贸易顺差最大的产业,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纺织服装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目前,中国正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升级的发展之中,又处于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元贬值,出口成本增加,出口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亟待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实现纺织服装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一、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问题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少量出口发展期(1949-1978)、大进大出的快速发展期(1979-1985),服装出口领先的加速发展期(1986-1993)、全球第一的稳定发展期(1994—2004)、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发展期(2005—2014)。目前正处于第五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三下降”的问题,即比重下降、份额下降和增速下降。

    (一)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连年下降

    纺织服装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1979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87年出口额突破了100亿美元,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0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2年上升到2549.82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1987年24.31亿美元的104.89倍。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355.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的13.2%,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大出口国,并一直保持至今,但我们通过数据研究也发现,纺织服装在我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从1995年开始连年下降,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参见图1)。

    (二)出口增速大幅波动且进入下降通道

    纺织服装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改革开放后,通过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1995年元旦世界进入WTO时代,WTO项下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也随即生效,长达30多年的进口配额制在10年内逐步取消,全球纺织服装贸易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此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虽迭创新高,但同比增速在大幅波动,且有下降趋势(参见图2)。值得注意的是,纺织服装2012年出口2549.82亿美元,但出口增幅却在大幅收窄只有2.81%,较之2011年增幅下降了17.24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货物贸易7.9%的增幅,也低于同期GDP 7.8%的增幅。虽然2013年1-6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达到1272.3亿美元,但这主要是2012年同期1135.4亿美元较之2011年同期1117.4美元增幅只有1.6%出现的反弹,出口增速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三)主要出口市场的市场份额在下降

    由美国次级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加工能力快速提升,加之我国人口红利逐年消失,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市场前5位的国家(地区)依次是美国、日本、香港地区、德国和俄罗斯,达到1016.78亿美元,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39.88%,若加上向欧盟其他的26国的出口,则出口主要市场依次是欧盟(27国)、美国、日本、香港地区和俄罗斯,纺织服装出口额达到1466.48亿美元,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57.51%,然而在研究数据时发现,我国纺织服装这5大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却出现了市场份额在下降(参见表1)。据中国海关2013年1-6月纺织服装出口市场的统计数据,中国对欧盟(27国)、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分别是3.01%、5.08%和-0.48%,对香港、俄罗斯、东盟国家的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我们分析认为,2013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还会创出新高,还会稳居世界第一出口国的地位,但在世界纺织服装贸易中的比重还会有所下降。

    二、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原因

    (一)出口主要市场的订单减少

    目前,世界经济继续低迷,欧债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只有美国的经济形势略好一些,但也只是温和增长,虽然我国出口的纺织服装是刚性需求,但国际市场需求疲弱态势未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订单减少。日本2012年纺织服装进口贸易额是430.69亿美元,比2011年的421.93亿美元增长仅为2%。美国2012年纺织服装进口贸易额是1143.04亿美元,与2011年1142.88亿美元基本持平。香港地区也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香港2012年纺织服装进口贸易额是267.30亿美元,比2011年的282.96亿美元负增长5.5%。2012年欧盟(27国)纺织服装进口贸易额是1366.25亿美元,比2011年的1541.43亿美元负增长11.36%。2013年上半年出口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对意大利、德国、日本的服装出口依然是负增长,同期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23%、-1.26%和-0.48%。

    (二)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不仅面临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同时还面临着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挤占中国的市场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纷纷学习和借鉴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根据比较优势相继发展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大国。纺织服装出口不仅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汇增长点之一,而且还是多数国家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成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强有力的竞争国。从表2欧盟海关2011年服装月度统计就能清楚看到,越南、泰国、孟加拉、柬埔寨、土耳其等国向欧盟纺织服装出口在高速发展,而我国虽然是欧盟纺织服装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但增速却在下降。根据有关媒体报道的资料分析,2013年这些国家纺织服装出口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我国加入WTO之后,成为反倾销、反补贴的重灾区。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使贸易保护主义呈进一步蔓延趋势,这或许将使全球经济遭遇更大困境。因此,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也成为贸易壁垒的重灾区。据商务部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2009年遭遇国外“两反一保”案件14件,2010年12件,2011年12件,2012年13件。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不仅来源于发达国家,有更多的案件是来源于新兴市场国家,甚至成为向我国发起贸易壁垒调查的主力军。2013年第一季度3件,立案数量与2012年同期保持平稳。这也就是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正在遭遇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双重夹击之中。

    (四)自主品牌缺失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在国际上无一知名品牌,且自主品牌出口比率不足10%,有 “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之痛,经常处于“量大质优价低摩擦多”的不利地位。自主品牌的缺失已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症结,成为制约我国服装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因素。波司登在伦敦开店,红豆、申洲国际在柬埔寨办厂,鄂尔多斯、杉杉、雅戈尔、李宁、魏桥、如意等中国本土品牌也纷纷在国际上尝试进行自主品牌经营,但量能都不足,其他国内有品牌的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上也不敢“亮剑”做自有品牌,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制造阶段,在“微笑曲线”中处于低端的地位,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无一品牌进入世界纺织服装知名品牌之列,这与中国纺织服装第一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三、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应对之策

    第一,加强纺织服装产品结构升级。无论是纺织品出口,还是服装国际化经营,都要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在稳定质量的同时,要注意纺织服装出口结构的升级,适应国际市场目标消费群日益变化和发展的需要,适应纺织服装转型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实现产品结构的“五大转变”,即由主要出口衣着用布向工业用布、装饰用布转变;由主要出口纤维、纱、面料向中高档服装转变;由主要出口定牌产品向品牌服装转变;由主要出口休闲服装向西装、时装转变;由主要出口单个服装品牌向区域服装品牌转变。

    第二,加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整合。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据统计,截止2013年6月,全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69875家,其中民营企业51823家,可以看出,中小型的民营纺织服装企业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根据国家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加强纺织服装企业整合,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出口企业集团,具体方式有三:一是水平型整合,政府推动,企业自愿,实行纺织服装同类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整合,组建大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集团。二是垂直型整合,强强联合,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组建研发、生产、供应、国际营销一条龙的、大型的纺织服装企业集团。三是混合型整合,就是既有水平型整合,又有垂直型整合的复合型的组织变革形式。通过整合促进纺织服装出口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三,加强纺织服装出口品牌营销。根据国家八部委2005年开始培育自主品牌出口,2009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发文支持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文件精神,政府需要进一步在纺织服装产业导向、财政补贴、退税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正确处理OEM与OBM、短期经营与长期发展之间关系,促进其由纺织服装出品出口向品牌国际营销的转变。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大力发展一般贸易、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同时要积极开展品牌国际注册及推广,利用自主品牌的无形资产,通过五种方式实现纺织服装“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即一是变土为洋,如鄂尔多斯服装用自主品牌出口;二是洋为中用,如杉杉购买国外品牌为己所用;三是土洋结合,如雅戈尔既做OEM又做OBM;四是合资构建,如波司登与美国杜邦、法国雅克、日本伊藤忠的强强联合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五是联合品牌,如“李宁-杜邦”携手合作。这也就是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整合品牌、敢于亮牌、创新出牌、做大品牌、打造名牌,促进我国由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向品牌大国的转变。

    第四,加强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开拓。二十一世纪纺织服装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我国虽然是纺织服装第一消费国、生产国和出口国,依然要坚持“渠道为王、终端致胜”的经营理念,通过三种方式大力进行国际市场开拓。一是我国要继续维护好与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的客户关系,同时注重自身的“一分三专”的渠道建设,即国外分公司、专卖店、专柜、专门场所,向ZARA、优衣库等国际知名品牌学习多开连锁店,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稳定原有的市场占有率。二是我国要利用中国与东盟、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良好的政治关系和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地“引进来”和“走出去”,通过自营和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大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提高其出口额和市场份额。三是出口企业构建互联网推广平台和交易平台,认真做好网上宣传、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五,加强纺织服装出口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在纺织服装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各种类型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急需三类人才,一类是像阿玛尼、范思哲、皮尔卡丹类的优秀的设计师;二是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三是优秀国际营销人才。加强纺织服装出口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三,一是各类大专院校,特别是纺织服装类院校,要根据纺织服装转型发展的需要,开展订单培养、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等的、优秀的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人才。二是纺织商会、服装协会要指导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开展行业技能大赛、协同组织企业员工到国内外观摩学习。三是无论是纺织出口企业,还是服装出口企业都要重视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引进、企业培训、岗位练兵、网上学习等方式,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国际营销经营管理水平。这里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纺织服装企业的领导人、中高层管理者要带头学习,率先成为学习者、创新者。

    纵上所述,我国是一个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弱国。在后危机时代,在转型发展期,面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快纺织服装出口发展转型,必须加快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整合,必须加快纺织服装出口品牌营销,必须加快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开拓、必须加快纺织服装出口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燕生.2007后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对策选择[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

    [2] 马海燕.中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郑苗秧. 我国服装企业品牌企业国际化之对策[J].2006年东华大学学报2006(9).

    [4] 谢少安. 关于我国服装出口亟待自主品牌国际化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6).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