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国际化:没有融入 何谈“走出”?
- 2018-11-5 22:58:25 字数:1273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作者 丁刚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见到维克多·柯特斯先生,是在巴拿马一个建筑工地的配电室里,他正在调试高压配电柜。柯特斯是委内瑞拉人,来这个工地工作已经一年多了。笔者在10月的一个湿热的早晨走进了这个工地。这幢即将在巴拿马海湾拔地而起的建筑是一座大型会展中心,“中建美国”公司是该项目的承包方。
柯特斯是这支国际化团队中的一员。“中建美国”负责的项目管理,共有57名雇员,其中只有7位中国人,其余的则来自墨西哥、委内瑞拉、美国等。这座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大会展中心的设计,也是由“中建美国”聘请一家美国公司与一家巴拿马公司合作完成的。
在工地上看到“中国建筑”四个汉字,亲近感油然而生。中建在国内几乎是无人不晓,它是大型国企,中国建筑业的领头羊。中国各地的一些地标式建筑,有很多都出自这家公司之手。
问起柯特斯,他说对“中建美国”并不特别了解,对于这个项目是哪国公司承包的也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是这份工作与他的专业相符。显然,“中建美国”的国家属性在巴拿马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从一家中国企业演变成一家与世界上其他大型跨国公司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公司。
在人们的想象中,作为一家母公司仍在中国的建筑公司,它的分公司肯定具有中国在建筑领域所具有的优势,比如便宜的劳动力、低廉的材料设备等。但实际的情况是,“中建美国”与其他在美国、巴拿马等地运行的公司没有太大差别。巴拿马会展中心项目用的所有材料均是国际采购,从中国采购的部分大约只占10%。“中建美国”在世界其他国家承包项目里从中国采购的比例大体上也是如此。
几天前,笔者在湖北参加了关于中国企业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讨论会。“出”与“进”意味着转型,就是从一家中国企业怎样转型成为一家国际企业。
然而,我们媒体人仍习惯性“留恋”于它们的中国定位,而不是从国际企业角度来观察它们。我们讲述的故事中往往缺少融入的“情节”。其实,没有融入就不会有更多的创造与贡献。
当然,中企无论到哪里发展,其经验、技术和管理模式中都会有中国元素。但这些企业成功的第一步是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成为当地经济的一部分。它们的发展和中国崛起一样,是一个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然后转变成为国际企业和当地企业中的一员,并得到认同。
从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看,这个转型尚未全面实现。“中建美国”差不多用了30年的时间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而很多中企不过才刚刚起步。这个从融入到互动的过程走好了,中企就能发挥出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积累的能量,并把中国特色带向世界。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中俄特稿]
北极在移动:新的亚洲参与者!——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
(04-02)[华社关注]
“中俄文化的共鸣”项目正式启动将在中俄两地举办一系
(04-02)[华社关注]
俄罗斯批准关于扩大与中国优惠签证制度便利公民往来的
(04-02)[中俄关系]
普京总统请王毅外长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将为其5月
(04-02)[中俄商情]
俄报告:中国汽车将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04-02)[华社关注]
国航开通北京-符拉迪沃斯托克往返航线计划每周一周四
(04-01)[华社关注]
哈尔滨—叶卡捷琳堡直飞航线正式恢复运行每周一四飞行
(04-01)[中俄关系]
王毅:当前的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
(04-01)[时政要闻]
美拟对俄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中国外交部:中俄合
(03-31)[中俄经贸]
莫斯科企业正在增加对华工业品出口
(03-31)[中俄商情]
新落实铯/铷/汞等稀有贵金属“国内现货供应”!买卖双
(03-31)[中俄经贸]
ESPO、喷气燃油等免开证进口俄各品类能源CIF炼厂直供
(03-31)[中俄经贸]
中俄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鹿角供应渠道
(03-31)[中俄经贸]
调查:俄液化烃气对华出口量增长39%
(03-31)[中俄商情]
专家:2025年俄罗斯对中国摩托车的需求或将增加15-17%
(03-31)[中俄经贸]
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2025年3月向中国出口340吨冰棍棒
(03-31)[政策动态]
俄罗斯工业贸易部计划对中国多款汽车征收奢侈税
(03-31)[时政要闻]
美参议员:中俄试图闯入美官员使用的即时通讯软?
(03-31)[中俄经贸]
新落实“纯钨条国内现货”!无需开证,现货现款即可,
(03-31)[中俄经贸]
经满洲里口岸对俄出口劳密产品27.4亿元同比增长29.7%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