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务解读:中俄跨文化间翻译失误实例与应对策略分析
- 2019-1-25 10:15:57 字数:338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马辉
-
中俄资讯网编者按: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一体化不断加深,跨文化间的交际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的特征,随着中俄两国近年来合作的扩大,中俄两国政府与民间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由于操着中文和俄语两种语言的人不完全了解对方历史、文化习俗、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特点,若是翻译时不考虑这些因素常常会导致跨文化间的语用失误,翻译不当轻则影响双方的交际,重则引起交际障碍、交际冲突,导致交际的失败。研究与分析此类失误案例,有利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正确的规避策略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这一概念首先由珍妮·托马斯(Jenny Thomas)1983年在她的学术论文《跨文化语用失误》中提出,她最先使用“二分法”将语用失误分成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类,第一类语言语用失误,主要是在词语和句法上的使用错误,属于对外文化交际中简单的低级错误,容易被人理解。第二类是社交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则是属于社会、风俗、历史等文化方面的较为复杂的高级错误。这种错误往往会被人理解成是对待另一种文化的不认真和轻视。甚至在交际中可能会引起敌意。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对于语用失误的定义,俄罗斯学者Gorodetsky、Kobozeva出:“交际失误是某种话语不实现语用意图。”Ermakova和Zemskaya指出:“交际失误是指因交际者完全或者部分地不理解会话含义所致的中断,即因不实现或者部分地实现说话者意图而引起不良感情反应(委屈、发怒、吃惊)的误解。
二、语用失误成因
语用的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语用的正迁移,所谓正迁移通常是在不同但是相似的语言之间进行的,这样母语和目的语在语用上差别并不大,所以这样运用自己的母语对另外一种语言作理解评价和判断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基本不会影响交际;另一种就是语用的负迁移,顾名思义所谓语用负迁移就是在母语与目的语间相差较大,导致在用母语对这种语言作评价和判断时就会出现较大偏差,容易影响交际过程,导致交际失败。
语用失误的产生是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通过对母语的学习耳濡目染地不断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习惯、习俗、交往的方式,并且在与人的交往之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带着自己所带的文化的特点和习惯去看待别人的行为和做事的方式。从而进行语用迁移,那么这种迁移就会依照对方的语言文化与本人所处的语言文化进行对比,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语用失误。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三、翻译失误实例与应对策略
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常常是因为语用的负迁移所造成,因为两国文化等的不同所以在交际中并不能直接翻译,而是需要转达相同的意义到译入语中,即理解性翻译,而不能死译。例如:俄罗斯人说:“Я давал Вам прайс-лист машины”,中国人答道:“当然,收到了”“是的!收到了。”。在这里就不能翻译为“Да, конечно”。因为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使这个简单的答复造成一些歧义,从而导致交际中断的问题,在此例句中,俄罗斯人对于中国人所给的回答,得出两种隐含的语意,一是“当然,我不需要你提醒我”或者另一种“什么时候的事?哪有的事情?”,在这种双方的表达与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最容易产生交际中断和交际冲突。
中国和俄罗斯人在见面的时候都会有问候语,因为历史文化的关系两国人民之间的问候方式又会有一些区别。例如:中国人打招呼常说:“吃了吗您?”但是不可直接翻译为“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Вы пообедались?”。在中国人看来这是简单的问候,并没有其他含义,但是在俄罗斯人的想法里,这句话的隐含意思是:“我可以邀请你一起共进午餐吗?”那俄罗斯人可能会回复他:“Нет,я ещё не победаю。”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可以请我吃饭”。但是中国人其实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单纯的一句礼貌问候,那么此次会面,最后可能因为这个事情没有稳妥地解决而搞得大家不欢而散。中俄资讯网经贸实务。
例如甲说:“Ни пух ни перо.”,乙说:“ К чёрту.”。这个例子是俄罗斯常用的一个祝福的表达方法,字面意思是“一根毛也得不到”“见鬼去吧”。但在俄罗斯文化中这个句子的意思却是“祝你成功,祝你满载而归”。而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到中文,肯定会造成误会。
例如:中国学生:“привет,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 Сергей”,这个例子中中国学生首先没有搞清“привет”“Здравствуйте”的区别,造成了语用失误。一般“Здравствуйте”用于不熟悉或者对长辈问好时说。“привет”是同辈或者熟悉的朋友之间问候的时候表达。这个学生的错误之一就在于错误的运用对平辈使用的“привет”去向老师打招呼。错误之二是,俄罗斯一般不称呼老师为“某某老师”,而是直接称呼名字加父称。所以这些“直接”将本文化中的词汇翻译到其他文化中去的“直译”很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例如:一次俄罗斯友好学校到本校来进行学术交流,前去迎接的老师对前来访问的校长打招呼说:“您好,尊敬的阿列克桑德勒·杰尼索维奇先生”。虽然在中国可以这样表达,但是却不能翻译为:“Здравствуйте,уважаемый господ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Денисович”。虽然看上对原文完整地进行了翻译,但是将两种尊称的格式错误地翻译在了一起,这种表达在俄罗斯人看来却是很莫名其妙,很不舒服的。正确翻译应该是只使用“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уважаемый господин Александр”或者使用“Здравствуйте,уважаемый Александр Денисович”,而不是原封不动地翻译源语。中俄资讯网经贸实务。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俄跨文化交际翻译中产生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得出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所处的环境、当地的风俗、使用语言等的不同,在双方交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用的负迁移。本文对语用失误的一些案例进行举例,分析其出现翻译失误的原因是由于在与俄罗斯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俄罗斯的文化、习俗、所用句子的比喻义等的不熟悉,而直接按照本国文化进行“直译”所造成的语用失误。在培养对俄翻译人才时,应该加强对俄罗斯文化、国情等知识的讲解。对俄交际人员本身也因提前学习对方的文化、历史、风俗等,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水平,从而顺利完成对俄的交际活动。
參考文献:
[1]唐红芳.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2014,35(2):5-13+12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15.
[4]王胜利.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社会用语负迁移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162.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75.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中俄特稿]
北极在移动:新的亚洲参与者!——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
(04-02)[华社关注]
“中俄文化的共鸣”项目正式启动将在中俄两地举办一系
(04-02)[华社关注]
俄罗斯批准关于扩大与中国优惠签证制度便利公民往来的
(04-02)[中俄关系]
普京总统请王毅外长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将为其5月
(04-02)[中俄商情]
俄报告:中国汽车将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04-02)[华社关注]
国航开通北京-符拉迪沃斯托克往返航线计划每周一周四
(04-01)[华社关注]
哈尔滨—叶卡捷琳堡直飞航线正式恢复运行每周一四飞行
(04-01)[中俄关系]
王毅:当前的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
(04-01)[时政要闻]
美拟对俄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中国外交部:中俄合
(03-31)[中俄经贸]
莫斯科企业正在增加对华工业品出口
(03-31)[中俄商情]
新落实铯/铷/汞等稀有贵金属“国内现货供应”!买卖双
(03-31)[中俄经贸]
ESPO、喷气燃油等免开证进口俄各品类能源CIF炼厂直供
(03-31)[中俄经贸]
中俄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鹿角供应渠道
(03-31)[中俄经贸]
调查:俄液化烃气对华出口量增长39%
(03-31)[中俄商情]
专家:2025年俄罗斯对中国摩托车的需求或将增加15-17%
(03-31)[中俄经贸]
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2025年3月向中国出口340吨冰棍棒
(03-31)[政策动态]
俄罗斯工业贸易部计划对中国多款汽车征收奢侈税
(03-31)[时政要闻]
美参议员:中俄试图闯入美官员使用的即时通讯软?
(03-31)[中俄经贸]
新落实“纯钨条国内现货”!无需开证,现货现款即可,
(03-31)[中俄经贸]
经满洲里口岸对俄出口劳密产品27.4亿元同比增长29.7%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