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跨文化企业管理对策研究: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处理文化冲突
  • 2019-11-28 7:39:34    字数:386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王竞
  •     中俄资讯网编者按: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合作。正确看待中俄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企业管理者应掌握不同文化差异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方法。从文化入手,分析中俄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从而提出解决文化差异的企业管理对策。
        中国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差异很大,两个国家在历史背景、民族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克服不同文化的差异,从双方文化差异点着手,探索适应两种文化的管理模式,如果企业管理方法得当,不仅可以使公司内部管理顺畅,还能给其他企业形成借鉴意义,增加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宝贵的跨文化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企业的有利竞争优势。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开展了并购、投资建厂等活动。中国企业在境外进行跨国经营和管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带来的管理问题。因此,有效了解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企业管理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采取解决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有效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创新跨国管理方法,有利于“走出去”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作者:王竞)

        一、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内容和模式

        1.跨文化企业管理内容

        跨文化指的是在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群体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企业管理指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对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化解,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企业管理。跨文化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在实现通常意义上的管理职能时,加入文化差异的因素,將文化差异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对象从广义上讲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活动所涉及的群体,可以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员工,也可以是企业外部的政府、客户等。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2.跨文化企业管理模式

        跨文化企业管理要形成一定的系统与模式,如吴敏、黎伟(2002)认为需要建立跨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不同。充分了解文化差异,为解决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文化的特质对企业管理各个职能的影响。如果企业管理者对文化差异没有作充分了解的话,很有可能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冲突,给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找出双方文化的共同点,作为整合基础,同时,对于存在差异的地方,调查各自员工对外来文化的容忍度。在尊重、融合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本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通过企业的各个职能贯彻下去,并建立反馈机制,适时调整。中俄资讯网华商栏目。

        二、中俄两国企业文化差异

        1.中国企业文化特点

        中国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在借鉴西方科学的管理文化,并将自己民族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体制中,形成了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基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基础上的,形成了教化民众如何做人、修身、立命。一旦企业的员工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形成信仰,同时,企业做好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将使员工带来高效率的工作,这样的企业文化将塑造优秀的企业团队。而西方科学的管理理念,解决了传统文化没有解决的工业化制度秩序遵守问题,为中国企业构建生产程序、质量、安全等制度时,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因此,目前的中国企业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制度融合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企业文化更加强调整体,强调团队合作。企业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员工关系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必须熟悉对企业管理的方法,并能找出问题的根源。查尔斯·汉普顿将企业中全部文化分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中国企业文化为高语境文化,在高语境文化当中,不区分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决策时,应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因素。

        2.俄罗斯企业文化特点

        俄罗斯的企业文化与西方的文化类似,重视个体。俄罗斯的企业文化是低语境的文化。在低语境文化中,管理者作出的决策应该是清晰的、具体的,员工根据管理者清晰而明确的指示去工作,对于管理者作出的决策依靠实践去验证。强调计划性、指令的明确性,所有的决策与行动都遵照着计划去执行。并且,对私人时间与工作时间有清晰的界定,管理者不能干扰员工的私人时间,管理者对员工的指示应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如果采用模棱两可的词汇,往往会使俄罗斯员工不知所措。

        3.正确对待中俄两国文化差异

        要想在跨文化企业管理过程中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首先要彼此认同对方的文化,文化认同的前提是平等、尊重、理解,而不能以已经习惯了自己国家的文化去强压其他文化的员工,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俄罗斯企业文化中,承认权力的权威性,但每个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在工作中争论、不同意见都是正常的,作出决定的时候,往往是依靠领导的观点。员工追求个人成就,重视对个人的管理,强调工作。而在中国企业文化中,强调团队精神,追求和谐而避免直面的争论,作出的决定需要集体决策,强调企业凝聚力,强调关系。中俄资讯网华商栏目。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中国人与俄罗斯人对待时间观念的态度也有差异,俄罗斯人往往将未来的事情事先做好具体的规划,而中国人对未来的事情视情况的变化而定。俄罗斯人强调时间的效率,而中国人在工作中,更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中国人可能会随时准备谈判,而俄罗斯人对谈判则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

        三、中俄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对策

        1.尊重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

        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尊重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对双方的文化差异采取正确的融合策略。管理这样一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双方必须足够地理解与正确地解释这种差异性。对于双方来说,除了要克服语言障碍外,还要克服基于不同文化理解的差别,双方应当尊重彼此间的差异性,各自的文化都是长时期形成的,在短期内,让俄罗斯人适应中国人的工作方式,或是中国人适应俄罗斯人的工作方式都未必能达到企业管理的良好效果。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应该差异化管理,减少双方因为文化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2.融合不同文化,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很容易将国内的管理风格与模式照搬照抄到境外,这给企业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如何团结中方与俄籍员工问题上,需要更多的管理智慧,需要管理者摆脱原有的固化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与调整管理理念。通过创新管理方法与调整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达成企业文化共识。中俄资讯网华商栏目。

        3.开展跨文化培训,增进彼此了解

        跨文化意识是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开展一系列的跨文化培训活动,主要包括对方文化和原公司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语言培训、跨文化敏感性与适应性的培训、跨文化冲突及处理能力的培训等,使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商务合作能力。

        中国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差异很大,两个国家在历史背景、民族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克服不同文化的差异,从双方文化差异点着手,探索适应两种文化的管理模式,如果企业管理方法得当,不仅可以使公司内部管理顺畅,还能给其他企业形成借鉴意义,增加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宝贵的跨文化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企业的有利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吴敏,黎伟.论跨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J].经济体制改革,2002(5):52-55.
        [2]王少杰,刘善仕.中国企业文化的演化模式探讨[J].管理世界,2013(2):184-185.
        [3]郝大江,王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跨文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9(2):48-49.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