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俄木业企业扩大合作实现共赢搭建重要平台
- 2013-8-9 8:20:22 字数:1150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中国建材报
2013年中俄木材与木制品贸易投资洽谈会暨中俄木材贸易投资高峰论坛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举行。会议围绕积极应对中俄木材贸易新格局,以及俄罗斯入世后对原木出口采取的新政策,促进中俄木材贸易和投资长期稳定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中俄两国木业企业扩大合作,实现共赢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来自中俄两国木材贸易和投资企业的代表,以及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海关总署,满洲里市、绥芬河市、二连浩特市和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代表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后贝加尔边疆区自然资源和生态部等中俄两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长刘能文、俄罗斯联邦驻中国商务代表处经贸合作处顾问叶莲娜·克拉夫佐娃、满洲里市市委副书记白晓娟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木材进出口商分会会长陶以明主持会议。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名誉会长朱光前、满洲里市政府副市长邹积丰与中俄两国木材贸易和投资企业等10多位代表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们围绕“中俄木材商面对面,积极应对世界木材贸易新格局”大会主题,结合当前世界木材贸易和中俄木材贸易和投资变化的新格局,以及俄罗斯入世后对原木出口采取的新政策和措施,就如何顺应世界木材贸易和俄罗斯木材贸易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促进中俄木材贸易和投资合作长期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刘能文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是俄罗斯的友好邻邦,中俄木材贸易与投资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俄罗斯是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近1/4,尤其是俄远东地区,大部分为针叶木材,资源品种和运输成本具有明显优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刚性的木材市场需求,全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0%左右。他希望通过中俄木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两国木材贸易与投资快速发展,俄罗斯已成为中国进口原木来源最大国。
据了解,2012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木1118万立方米,锯材621万立方米,占中国当年木材进口总量的近1/3。但是,中俄木材贸易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变化,结构上看,从俄进口锯材比重增幅较大,而进口原木比重逐年减少;数量上看,俄罗斯木材在中国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而新西兰和加拿大木材份额正在增加。2003年中国进口俄罗斯木材(原木和锯材)1517万立方米,占中国当年进口总量的45.6%,而2012年只占中国当年进口总量的29.8%。
会议对2012年中国在俄罗斯林木业投资领军企业、进口俄罗斯木材排头兵企业进行了表彰,并组织会议代表参观考察了满洲里口岸和木业加工企业、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伊尔库茨克林木业等。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中俄经贸]
→免开证采购俄各品类能源CIF炼厂直供!
(01-26)[中俄展会]
中国商品博览会将于1月28日在莫斯科举行最大农产品生
(01-24)[中俄特稿]
无理霸凌终将失败中俄携手共创新局:中国驻俄大使谈美
(01-24)[中俄经贸]
俄物流公司:一月份中国至俄罗斯航空货物运价已下降一
(01-24)[中俄商情]
调查:2024年访华俄罗斯商人数量大幅增长1倍以上
(01-24)[中俄商情]
俄布拉戈维申斯克自华汽车输入量增长3.5倍
(01-24)[中俄商情]
2024年中国IT企业对俄罗斯市场兴趣大增中俄联合企业数
(01-24)[时政要闻]
俄外交部发言人:西方在乌克兰进行自己喜欢的娱乐“暗
(01-24)[俄罗斯旅游]
“你好!中国”冬季旅游推介会将在驻莫斯科国家旅游办
(01-24)[中俄投资]
中国投资者计划2025年在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建设钢
(01-23)[时政要闻]
“我不想伤害俄罗斯”特朗普警告俄罗斯:立即结束特别
(01-23)[华商华企]
报告:俄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共有2452家中国公司在俄罗斯
(01-22)[时政要闻]
俄议员:乌克兰在所有方面都遭受失败并对停火最感兴趣
(01-22)[俄罗斯旅游]
调查:俄罗斯人在中国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加12.4倍
(01-22)[华社关注]
国航将于2025年3月底开通从北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新定期
(01-22)[华社关注]
通知:俄滨海边疆区四个俄中公路口岸将在春节期间暂停
(01-22)[财经评论]
俄总统助理:中俄金融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两国本币结算已
(01-22)[时政要闻]
梅德韦杰夫用俄语和中文呼吁一起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01-22)[热点关注]
中俄元首举行视频会晤互致新年祝福“继续引领中俄关系
(01-22)[中俄经贸]
2024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值2341.2亿元同比增长11.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