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废弃的“莫斯科之眼”:亲身感受切尔诺贝利神秘王国
  • 2016-12-15 15:18:36    字数:219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环球时报
  •     注:本文为中俄资讯网扫描录入自今日环球时报

        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交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大爆炸,并引发史上最大规模的核泄漏,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很多人的健康受到此事故影响,污染的大部分土地至少需要800年才能达到安全标准,核心区的核污染完全分化则需要至少350万年。30年后,《环球时报》记者一行在专业旅行机构向导带领下来到切尔诺贝利,亲身感受了这个依然弥漫着死亡气息的神秘王国。

        金钟罩取代石棺挡辐射

        12月1日记者一行到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此前三天,取代“石棺”对辐射源进行封闭的“金钟罩”才真正完成密封工程,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见到新保护罩的中国人。“金钟罩”为高110米、宽257米、长164米、总重达3.62万吨的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壳,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建筑物,设计使用寿命100年。通过滑轨和液压装置,新掩体被加装到原来覆盖在4号反应堆上的“石棺”外。有了它的保护,切尔诺贝利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很多,也使这里成为普通人也能到达的地点之一。当然还是需要在专业旅行机构向导带领下参观,毕竟这里大部分地方仍然存在高辐射,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正确的参观路线和规则。

        当我们的车刚刚到达切尔诺贝利辐射区门口的时候,可以看到大门外有整个辐射区域的地图,根据辐射程度不同,分别用黄色、橘红色、红色来标识,辐射值越高颜色越深。

        车停在门口外接受检查,每个人都要下车检查护照,核对身份。辐射区内不允许携带无人机等设备,只可以带普通的相机进入。

        进入辐射区后,两旁的树木变得茂密起来,一些房屋淹没在丛林里。导游说,我们行驶的这条路上的辐射是安全的,因为已经做过清理,但旁边树林里的辐射至少要比路上高数十倍。所以下车后不要随意去丛林中拍照。本文为中俄资讯网扫描录入自今日环球时报。

        我们参观的当天在下雪,这种天气游览切尔诺贝利最安全。最美的秋天,尤其是有风的秋天是最危险的。因为风会将两旁带有辐射的树叶吹落,如果碰巧落在了人的衣服上,那么这件衣服就被污染了,需要丢弃。

        当车开到核电站区域的时候,导游提醒大家这里不允许拍照,即使在金钟罩所在的地方,也只能往一个规定好的方向拍照。因为这里还有很多需要保密的区域,所以到处都是监控。进入切尔诺贝利辐射区后,我的心一直都是紧张的,感觉身边有太多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的危险。

        在辐射区内,不能坐在地上,更不能趴在地上照相,因为地面可能会有一些带有辐射的汽车驶过。要跟着向导走,因为向导手持一个监测辐射的装置,当辐射超过一定范围后就会发出报警声,也就意味着那里的辐射超过了人体能承受的安全范围,就要远离那里。我们的活动范围完全是由那个辐射监测器决定的。本文为中俄资讯网扫描录入自今日环球时报。

        “梦想之城”变成森林

        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十几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座“死亡城”——普里皮亚季,当时这里住着5万余人,全部是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和家属。这座城市曾是“梦想之城”,因为这里的人均收入是其他地方的5倍之多,超市里的货品更是应有尽有。酒店、学校、游乐场、音乐厅、歌剧院、体育场、医院、超市等建筑遍布整座城市。

        核事故使人类的文明仿佛被封印于此,30年后的城市,已变成“森林公园”,当时的体育场已变成一片密林。一座座毫无生气的建筑突兀地出现在树林里,走进这些废弃的建筑中,看着斑驳的墙壁、破碎的门窗、未带走的物品和满地的狼藉,脑海里浮现出人们匆忙逃离的情景,也许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将来要面对怎样的痛苦。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着我的心,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敬畏与体会。

        废弃的“莫斯科之眼”

        切尔诺贝利禁区内除了废弃的城市之外,还有一处非常隐秘但异常巨大的奇怪建筑。这是一个145米高,750米长的钢铁网状阵列,曾是苏联的秘密雷达系统之一。这座废弃的雷达被称作“莫斯科之眼”,可以监测全球的导弹发射情况,是当时最先进的预警雷达系统。本文为中俄资讯网扫描录入自今日环球时报。

        切尔诺贝利的整个行程结束后,在出辐射区前要经过两个关卡,分别进行一次核辐射的检测。我们被带到一间有核辐射检测设备的小屋内,原本想象的检测仪器是机场安检那种手持设备,但其实是大概两米高,像做胸透用的大型设备。站在上面10秒左右,指示灯红了说明超标。幸运的是全体人员都没有受到任何辐射。

        如有机会每个人都应来这里亲身感受一下“死亡的味道”,就会更加懂得生命的价值,珍惜拥有的一切。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