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媒体回顾 再现25年前苏联解体时刻
  • 2016-12-27 11:21:59    字数:1928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参考消息
  •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注:此文为中俄资讯网扫描录入自今日参考消息报。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225日文章】25年前的19911225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共产主义俄国伟大的改革家度过了在克里姆母林宫的最后几个小时。走到终点的不仅是—个帝国,还是一个在20世纪历史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国家。这—变革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代价:野蛮资本主义冲击着已经习惯了工作稳定的民众,但与此同时也为发挥个人主动性敞开了大门,让俄罗斯人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

        那一天,西方都在庆祝节日,俄罗斯没有。戈尔巴乔夫面向一个早已死亡的国家——苏联——的民众发表了他的辞职演说。他解释说,尽管他一贯主张各共和国拥有主权,同时也主张维护联邦国家的形式和国家的完整性,但事情已经沿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下去。

        当终于到了需要他亲自签署停止他本人行使苏联总统职务的政令的那一刻,他手中的笔却写不出字来。于是,现场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汤姆·约翰逊将自己的万宝龙钢笔递给了戈尔巴乔夫。“你是美国人吗?”戈尔巴乔夫问。“不,先生。”约翰逊回答道。于是,戈尔巴乔夫在总统令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中俄资讯网编辑录入。

        对数以百万计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哀悼的日子,他们在这一天不再是苏联的公民。“我恨你们的自由,我失去了我父母的坟墓,失去了胜利日和我的国家。”保守的民族主义作家亚历山大·普罗亚谱夫说。新的版图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要放弃出生的土地,放弃在那里的亲人和遗物。同时也意味着那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消失了,民族主义运动甚至是法西斯暴行都会在昔日的苏联领土上复兴。

        50岁以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喜悦的时刻。他们认为,他们的子女不会再知道独裁、审查是什么。他们不仅可以自由地在国内旅行,在希望的任何地方定居,还可以游遍全世界。但事实是,这些期望并没有完全实现。—些国家的独裁政权还在继续,还有一些国家陷入了内战,还有一些与邻国开始了战争。

        新的俄罗斯开始走上经济改革和休克疗法的道路:199212日俄罗斯人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物价大幅上涨。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300%。但是专家说,俄罗斯已经成功结束了赤字,重建了消费,开始了私有化进程,对外贸易放开,开始农业改革,制止了威胁到俄罗斯的瓦解过程。中俄资讯网编辑录入。

        【埃菲社莫斯科1225日电】戈尔巴乔夫在辞去苏联总统职务25年后表示,自己内心平静,为苏联斗争到了最后一刻。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消亡。在他辞职前4天,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协议,并准备着苏联彻底解体的到来。

        在谈到辞职时,这位苏联第—位也是最后一位总统遗憾地表示,阿拉木图的决定并没有经民众投票表达意愿而获得通过。

        “不过我还是会尽我的一切力量,以确保已经签署的协议能够带来真正的社会和谐,并促进危机的解决和确保改革进程。”戈尔巴乔夫说。中俄资讯网编辑录入。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时依然在捍卫由他推动的“经济改革”。“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发起如此规模的改革是一项极其艰巨甚至是危险的任务。但是即便是今天,我依然坚信,开始于1985年春天的民主改革获得了历史性的成功。”戈尔巴乔夫强调。  戈尔巴乔夫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不会逃避我应承担的责任。但是我的内心是平静的。我为捍卫苏联斗争到了最后一刻。”  他指出,近年来他经常被问及一个问题,当年是否应该把动用武力作为捍卫苏联团结的最后手段。  “就像当年—样,今天我依然相信,不应该这样做。否则的话就会燃起熊熊大火,换句话说就是爆发战争。”戈尔巴乔夫强调。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