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反腐升级 “殃及”官员家属
  • 2017-9-8 11:52:07    字数:1546    中俄资讯网摘编    检察风云 高荣伟/文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摘编自《检察风云》 高荣伟/文

        在俄罗斯形形色色的腐败中,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手握重权的各级官员的“身边人”。近年来,俄罗斯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要约束拥有权力的官员,更要求他们管好自己的家属和子女等“身边人”。
     
      事实上,俄罗斯这些年来出台了不少直接与官员以及公职人员家属相关的法律。
     
      2012年8月,普京批准一项法案,禁止官员及其配偶和18岁以上子女在海外拥有财产。俄杜马旨在通过这项法案大力打击腐败,使民众可以了解官员收入与财产是否符合,并且防止官员将财产非法转移至国外。根据俄罗斯《新闻报》对俄政府官员和议员公布的2012年财产申报清单进行统计的数字,有100多名政府官员和议员在世界20多个国家(不含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境内拥有公寓、别墅、土地等形式的不动产。
     
      2013年5月7日,普京总统正式签署《禁止国家官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拥有海外资产法》,使之成为法律。政府官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拥有外国银行账户、持有国外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从此遭到禁止。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二部反腐败法律,也可以说是对《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的进一步补充,标志着俄反腐败斗争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除政府官员之外,该禁令适用人群还包括担任现职的法官、议员、检察人员、内务部工作人员、市级行政长官,以及总统、州长、联邦和地区杜马议员、联邦委员会议员候选人等,上述人群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适用该法案。俄法律规定,政府高官的子女只有在需要支付医药费或学费时才可以在外国银行开账户。日前还有一些杜马议员提议禁止政府官员子女出国留学,但另一些议员认为,那无疑是限制人身自由,杜马不能通过任何违反人权的法律。
     
      封杀官员及其配偶和子女拥有海外账户,只是普京的国家反腐战略中的一个环节。2013年12月,普京下令成立“总统反腐局”,直属总统办公厅,该局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审查俄官员家属子女及其身边人是否有腐败问题。早在2013年1月生效的《俄罗斯政府法》修正案规定,如官员或其家庭购买价值超过家庭3年收入总和的物品,须专门进行申报。普京毫不留情地指出,如果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出现腐败者,其领导人也应受处罚。国家机构各级领导人都应当为自己的下属行为负责。
     
      一系列约束官员“身边人”的法律法规出台,表现出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思维缜密,以及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反腐风格。近些年来,俄罗斯反腐风暴步步升级,官场上已经有不少“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实例——2012年俄罗斯共有800多名具有特殊地位的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俄总统普京2014年6月底提出了一项关于修改反腐相关法律个别条款的法案草案。总统驻杜马全权代表加里·明赫在杜马议员全体会议上介绍了上述文件的主要内容。该文件强化了对官员大额支出汇报的要求。现有法律只是要求官员汇报上年度自己涉及不动产、有价证券、交通工具等领域且总额超过家庭近3年总收入的交易。今后,官员还应当同时申报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同类大额支出情况。杜马安全和反腐委员会主席亚罗瓦娅表示:“实际上,这意味着对国家公务员所有家庭财产和交易情况进行监管。”其实,俄罗斯国家反腐战略在梅德韦杰夫担任俄罗斯总统时期就已启动。《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要公开申报本人及配偶和子女的收入和财产情况。为了配合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俄罗斯政府陆续出台的《公布俄罗斯联邦公职人员收入、财产及有价债券信息》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俄罗斯官员及“身边人”的财产申报问题作了详尽规定。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