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与民为敌 政府工具:克格勃为何救不了苏联——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2019-3-28 18:03:20    字数:2387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校阅 曹振中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为何克格勃没能挽狂澜于既倒 扶苏联大厦之将倾(作者叶夫根尼·克鲁季科夫)

        65年前,即1954年3月13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它的缩写KGB即克格勃,已成为最具辨识度的苏联象征之一。

        多年来,它一直被视为出于政治动机,监视并迫害国民的机构。然而,真实的克格勃是如何运作的,它真的对苏联解体难辞其咎吗?

        只是政府工具 无法独立决策

        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贝利亚在权力争斗中实现了内务部与国家安全部的合二为一,并亲任首脑。理论上说,新的“畸形大部委”完全可以碾压国家的其他权力机构。然而,在他被处决后,中央作出了国安系统永远不能凌驾于党政领导层之上、甚至不能拥有太多自主权的决定。新部门遭到肢解,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被单列出来,这便是克格勃。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最初,克格勃属于部级编制,在20世纪70年代,它被降了一级。然而,克格勃主席仍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而非部长会议直接任命,且自动进入政治局,解职也需得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批准。

        根据工作条例,它无法独立作出决策,只是政府的工具。  克格勃向苏共中央各部门提供的情报通常是未经加工与分析的。在克格勃内部,并没有大力提倡分析和调研。因为苏共中央深谙如下道理:分析报告的结论会对重大决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属于中央的特权。

        系统垂垂老矣 封闭运转如常

        进入克格勃的人员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筛选。当然,也存在党从青年劳动突击手当中或是共青团从团干部里遴选人员并推荐过来的情况,还有对少数民族情报人员的培养,但这些人无论资质还是道德水准,都很平庸。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80年代后期,年轻的克格勃特工对系统的垂垂老矣深感苦闷,忠于党已被忠诚于国家利益所取代,有些信条甚至是匆忙中提炼出来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苏共中央不再被视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是历史形成的权力工具。

        老实说,苏联彼时的国家利益其实已跟“谋求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无关。只是大国的正常诉求,通过迂腐的机制来落实。机制无法改变,但捍卫国家利益是正确而光荣的。虽然外部形势风云突变,但克格勃系统处于封闭运转当中,其实并未太受外界的消极影响。

        内部不相往来 工作千差万别

        克格勃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某些机构与部门之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偶尔不得不发生交集,难免爆发冲突。将全国近50万克格勃人员联系到一起的,大概只有那纸整齐划一的红色证件了。他们的工作其实千差万别。后来,主管对外情报工作的第一总局迁入位于莫斯科市郊的新址,对外情报部门被彻底剥离出去。

        著名的克格勃第五局专门打击意识形态领域的破坏行为、监督异见者,备受自由主义者诟病。因为它,整个克格勃被贴上了与民为敌的标签。其实,第五局的工作相当封闭,它究竟做了什么,就连边防军、特种部队、负责政府安保的第九局都知之甚少。它的工作倒是与第三局即军事反间谍局时有交集,因为后者主管对技术科研机构的监督,那里被视为自由思想滋生的温床。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克格勃还有相当神秘的第十五局,它兴建及维护应对核战争爆发的地下掩体、保障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工作人员同样手持克格勃的红色证件,但绝对不是“压迫自由者”。

        其实,在80年代,菲利普·博布科夫挂帅的第五局有些像沙俄时代压制民意党人的机构,它需要敌人,然而,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切实存在的颠覆破坏行为,则并未实施有力的打击,反而跟知识分子玩起了复杂的猫鼠游戏,没有取得实际成果。它卷入日常阴谋论的程度越深,其职业水准就愈为下滑。

        与此同时,在第五局的眼皮底下,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却开展得如火如荼。博布科夫在第五局所营造的心理氛围、所推崇的并不光明正大的行动方式、所追求的暖昧目的,都严重冲击了特工惯常的职业操守,滋生了绝对的腐败。90年代,他本人入职寡头古辛斯基的桥集团,这足以抹去他昔日立下的功勋。

        克格勃经常被斥为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之一,因为它“错过了”挽救危亡的时机、“胆怯”了,并由此得出其成员一贯能力低下的结论。然而,倘若我们回顾80年代末,会发现当时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应当清楚的是,克格勃事实上并无决定权,它只是政府有效干预事态发展的工具而已。在某些加盟共和国中,党政高层皆陷入恐慌;而在另—些共和国,高层与当地的民族主义者联合,或者试图驾驭后者。至于戈尔巴乔夫,他沉浸在充满隐形粉红独角兽的矛盾世界当中。

        对克格勃工作的看法完全取决于评价者自身的思维标尺。然而,甚至连并不了解这个机构的运作情况、就职者情况的人,也在随意贴标签。在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几乎所有国家安全机构都会遭遇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过评判。然而,肆意践踏自己的过往是不理性的,哪怕它的名字叫克格勃。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