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让华为推崇的苏联伊尔-2强击机 生命力让人叹服
  • 2019-5-31 20:12:50    字数:174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摘自环球时报
  • 资料图:苏联伊尔-2强击机

        近日在一场媒体见面会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拿出一张“被打得像筛子一样的飞机”照片,并把当前处于风口浪尖的华为海思比作这架“烂飞机”。华为官网的说明更加激励人心:“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一架二战中被打得像筛子一样、浑身弹孔累累的伊尔-2飞机,依然坚持飞行,终于安全返回!”

        伊尔-2到底是什么样的飞机,能让华为如此推崇?

        其实不只是华为,苏联领导人更是将伊尔-2评价为“如同红军的面包和空气般不可或缺”。1938年,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著名飞机设计师伊留申率领团队,开始研制全新的对地强击机。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这种正式命名为伊尔-2的新战机刚装备苏联红军。

        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德军坦克集群利用闪电战接连突破苏军防线。对于苏联红军而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打击德军坦克。这时苏军指战员们发现,只有伊尔-2能缓解危机。它的重要部位被装甲覆盖,能防御子弹、小口径高炮的袭击,非常适合于低空对地攻击。在1941年7月的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和叶利尼亚战线上,近卫第430、第4、第61强击航空兵团累计投入120架伊尔-2。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苏联空军上将G.F·拜杜科夫这样描述称:“伊尔-2!前线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出色的飞机——苏联设计师和工人同志的杰作。尤其在战场上直接支援步兵和坦克作战时,它更是不可替代的……飞机的生命力让人叹服,机翼被子弹打穿,一侧支零破碎,飞机照样能飞,还能正常降落。即使稳定器只剩下不到一半,它还能飞!无论是坚不可摧的装甲,强劲可靠的发动机,还是简洁明快的结构,没有别的飞机与它媲美……”

        例如在1941年7月10日,苏联空军近卫第430强击航空兵团大尉克拉斯诺卢茨基驾机出航,他的目标是集结在奥尔沙外围的纳粹德国装甲集群,这股力量直接威胁莫斯科的大门斯摩棱斯克。突然,他找到了目标,“好吧,让你们尝尝什么叫‘够劲’!”绘有红星的伊尔-2摇摆着身躯,沿着德军装甲纵队逆向飞行,播撒着炮弹和航空炸弹!战后统计,克拉斯诺卢茨基一个架次就摧毁12辆德国坦克,德军攻势被遏制了。

        战场上的惨重损失让德军对伊尔-2闻风丧胆,称它为“黑色死神”。苏军则因伊尔-2的坚固防御,称之为“飞行坦克”。1941年11月6日,在十月革命节纪念大会上,斯大林对伊尔-2给出高度评价:“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办法,将德军坦克的优势化为乌有,从根本上提升红军的作战实力。为此,我们不仅要成倍地提高坦克产量,还要大幅提高反坦克飞机的产量……”为满足伊尔-2的供应,斯大林甚至采取极端措施——任何与伊尔-2争夺生产资源的飞机一律停产,他直接在电报中公开呼吁:“我们的红军现在需要伊尔-2,就像需要空气和面包那样”。

        不过伊尔-2在取得重大战果的同时,自身也蒙受大量损失,主要不是被地面防空炮火击落,而是被德军战斗机击落。德军在战斗中发现,伊尔-2最薄弱的地方在于尾部机舱和机身下部的化油器。得到苏联飞行员的反馈后,伊留申设计局全体动员修改设计。伊留申回忆说:“我们全神贯注地工作,睡觉、吃饭干脆就在设计局里。我们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才能不改变已经使用的工艺而生产出双座机呢?”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不中断生产线的新双座机制造工艺被弄出来了。1942年10月,中央方面军率先使用伊尔-2双座强击机,除了飞行员,还设置了有装甲遮蔽的尾部机枪手,他负责操作12.7毫米大口径机枪,这就大大降低了敌机后部袭击的概率。即便如此,伊尔-2的尾部机枪手依然是非常危险的战斗岗位,平均每出动七次就会损失一名尾部机枪手!

        凭借在卫国战争中获得的卓越战绩,以及它所代表的不屈精神,伊尔-2享誉世界。据统计,伊留申设计的伊尔-2及其后续型号在卫国战争中共制造了4.1万架,世界上没有一个设计师能有如此骄人的业绩。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