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俄外长:苏联解体给俄罗斯外交带来深刻教训 蒙羞or软弱?
- 2019-10-25 17:48:43 字数:2352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俄罗斯《观点报》近日文章 题:苏联解体给俄罗斯外交带来深刻教训(作者 彼得•阿科波夫)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说,他为苏联解体时期国家的状况感到耻辱。当时苏联外交部,然后是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外交部,竭尽全力取悦“西方伙伴”。当年的某位部长甚至认为,俄罗斯没有国家利益。然而,俄罗斯从当时的外交退让中汲取了非常有益的教训。
“取悦”外交让国家蒙羞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建院庆典前夕接受了采访。其中一个问题涉及拉夫罗夫为该学院写的校歌。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它教会我们爱祖国,无论光荣与耻辱,都与祖国共分担。”光荣不难理解,耻辱指的是什么?
拉夫罗夫坦诚地回答:“每一个正派、诚实的人都有对自己国家发生的事情不太满意的时刻。答案因人而异……对我来说,有几个这样的时刻,它们全与苏联解体时期有关。我现在不想评价任何人,但这与许多著名人物在当时局势下的作为有关。”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1988年,拉夫罗夫从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高级参赞的岗位上回国。苏联解体后。他于1992年起担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也就是说,从1988年到1994年的六年间,恰恰是在我们国家和外交政策处在最严重危机之际,拉夫罗夫在莫斯科度过。那时,一切利益都拱手让人。显然,谈到苏联解体时期,拉夫罗夫指的不仅仅是1991年至1992年,而是这整个艰难阶段。
在这六年里,拉夫罗夫所在的外交部换了五次部长,依次是谢瓦尔德纳泽、别斯梅尔特内赫、潘金,又是谢瓦尔德纳泽,最后是科济列夫(此时已是俄罗斯外交部)。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国家而感到耻辱,他们要么未能保住国家利益,要么干脆无底线地退让。
在苏联解体之前,拉夫罗夫还没有跻身国家外交政策任务决定者之列。然而,作为外交部部务委员会成员,他能近距离看到苏联如何在各种问题上作出让步。
外交不该成为内政“人质”
在谢瓦尔德纳泽任内,外交部沦为戈尔巴乔夫的仆人。
不论是在与美国人还是与德国人进行双边谈判上,苏联整个外交政策都具有投降的色彩。不,更准确地说,外交官们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捍卫国家利益,但他们和国家政治领导人对国家利益的理解却越来越背道而驰。苏联让出了一切——首先是东欧和东德,然后是非洲,然后(特别是在“沙漠风暴”开始之后)是阿拉伯世界。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外交政策成为内政的“人质”。内政方针不仅对改革的进程,而且对加盟共和国乃至整个国家的局势越来越失去控制。外交部领导层惊恐地看着,却无力改变。
当拉夫罗夫谈到对“一些著名人物”的行为感到不满时,显而易见,他指的不只是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还有瓦季姆•巴卡京。巴卡京在1991年成为克格勃负责人,并在12月将美国驻莫斯科使馆里的窃听装置分布图交给了美国人。情报部门和外交部始终携手并进,所以最大的背叛始终来自“战友”。
软弱外交有损国家利益
最“可笑”的情况是:1992年,一位俄罗斯部长在东京公开谈到将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中俄资讯网注)全部移交日本的可能性。在国际组织中,苏联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主动权,几乎自动支持西方的提议。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后来回忆称,时任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在莫斯科对他说,俄罗斯没有国家利益,只有全人类的利益。
另一个话题则是鲍里斯•叶利钦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例如,叶利钦在1992年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著名演讲。演讲词里充满了喜悦:“在世界各地播下社会纠纷、敌意和极端残酷的种子,激起人类社会恐惧的共产主义神像坍塌了。”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叶利钦当时还谈到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俄罗斯近年来发表了若干庄严声明,调整了针对一系列国家的实际政策。我们停止向阿富汗供应武器。在那里,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公民和阿富汗公民在一场毫无意义的军事冒险绞肉机里丧生。失去外部支撑的阿富汗傀儡政权崩溃了……”
“俄罗斯永远抛弃了在外交政策中实行双重标准的做法。我们不会再对我们的谈判伙伴,不会再对俄罗斯、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民众说谎……”
如今,俄罗斯人将上述讲话解释为天真。因为他们知道,西方会将这种行为视为屈服、软弱,视为对俄罗斯服从西方的承认。
也就是说,这只会导致对俄罗斯加大施压,直至不再考虑俄罗斯的态度,俄罗斯的利益将被彻底无视。国家的耻辱——那是当时很多俄罗斯人的苦痛。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一切都没了,俄罗斯没有未来。但还有许多人坚信,国家和民众会醒悟过来,凝聚力量,重返我们不会为祖国感到耻辱的时代。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华社关注]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掀起跨境医疗热中医理疗“圈粉”大批
(04-08)[华社关注]
中俄边境三个口岸升级改造计划于年底完成将为对外经济
(04-07)[时政要闻]
专家:俄罗斯原材料价格将在特朗普关税战中遭受损失
(04-07)[时政要闻]
白宫:俄罗斯没有被列入美国关税清单
(04-07)[中俄商情]
俄汽车分析机构:俄罗斯第一季度85%进口新小轿车来自中
(04-04)[华社关注]
俄罗斯食品文化节将于5月17日至21日在中国哈尔滨举行
(04-04)[中俄经贸]
俄罗斯物流专家:中俄仍是2025年初货物运输的关键方向
(04-04)[中俄经贸]
〓能源进口新渠道:哈炼厂直签各品类油品已有效解决贸
(04-04)[中俄特稿]
北极在移动:新的亚洲参与者!——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
(04-02)[华社关注]
“中俄文化的共鸣”项目正式启动将在中俄两地举办一系
(04-02)[华社关注]
俄罗斯批准关于扩大与中国优惠签证制度便利公民往来的
(04-02)[中俄关系]
普京总统请王毅外长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将为其5月
(04-02)[中俄商情]
俄报告:中国汽车将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04-02)[华社关注]
国航开通北京-符拉迪沃斯托克往返航线计划每周一周四
(04-01)[华社关注]
哈尔滨—叶卡捷琳堡直飞航线正式恢复运行每周一四飞行
(04-01)[中俄关系]
王毅:当前的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
(04-01)[时政要闻]
美拟对俄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中国外交部:中俄合
(03-31)[中俄经贸]
莫斯科企业正在增加对华工业品出口
(03-31)[中俄商情]
新落实铯/铷/汞等稀有贵金属“国内现货供应”!买卖双
(03-31)[中俄经贸]
ESPO、喷气燃油等免开证进口俄各品类能源CIF炼厂直供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