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中俄复兴增量:两国智库关于中俄经济金融合作的共同研究》在京发布
- 2018-7-19 9:30:41 字数:326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中俄资讯网讯:7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团队共同编写的《培育中俄复兴增量:两国智库关于中俄经济金融合作的共同研究》在京发布。
报告主体共有三部分,中俄资讯网摘编发下:
首先回溯中俄经济合作已经取得的成就,然后着重分析尚存的瓶颈与问题。第三部分是全报告的亮点,双方研究人员在充分调研、反复沟通的基础上,形成高度共识,认为当前中俄经济合作存在六大“瓶颈”:两国贸易投资规模小且结构较为单一;金融合作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合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两国市场开发程度较低且在诸多行业存在贸易壁垒;两国相关部门及项目实施者的认知影响项目的有效执行;“绿色”金融成本较高,纳税人面临额外负担。
为此,该报告开出六条“处方”。第一,中俄两国继续深化政治互信,提高互信“执行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两国经济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夯实两国互信基础,提高互信“执行力”,尤其是执行层之间的互信,为两国经济合作培育良好的环境。如,在双方高层互访中可以划出一些重点合作项目,并对其进行持续追踪,充分发挥“特事特办”的原则,提高合作效率。再如,建立中俄经济合作常设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由双方经济部门的副领导人组成,并由国家领导人亲自授权的高级官员进行监督。制定并实施经济合作战略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委员会负责在其职权范围内实现行动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两国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中俄经济投资合作。简化投资流程,促进双方合作。鉴于美国对外动作攻击性不断加强、国际法和现有的全球金融和经济架构遭到破坏,中国和俄罗斯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在“金砖国家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支持下,继续推进国际金融秩序改革。
第二,中俄两国应加大贸易和金融及投资领域合作规模。建议敦促国有银行利用本国货币提供双边贸易与合资信贷。增加货币互换(RUB/ RMB)和信用互换规模,为双边贸易与合资提供融资。尝试研究国家金融市场间的互联互通。先前生效的协议按之前约定的形式继续执行,而新的协议应以使用国家货币为基础(除非双方愿意为之前条款中的意外变化支付罚款)。为此,通过如税收、金融标准、利率等特殊手段鼓励企业和银行使用共同货币是合理的。有必要建立双边机制以缓冲两国市场的(贸易和金融)风险。这些机制可以基于两国大型国有银行的综合参与,形成特殊基金或是其他机制解决相关问题。可以使用以下工具:此类交易的保险、对冲机制、以人民币和卢布进行远期合约的实际定价等。针对“绿色”金融合作,建议建立中俄“绿色”金融发展工作组,负责相关方面的监督和决策。同时,分享“绿色”金融经验,2015年,中国决定内部“绿色”项目应按以下比例出资:10%—15%来自政府预算,85%—90%来自其他资金来。另外,协调国家立法,适合“绿色”金融发展。针对投资合作,建议增加双方投资比重,建立投资基金体系。以国家货币提供直接投资和贷款投资。该系统可由区域发展基金、直接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工业发展基金组成。两国中央银行有义务为该系统筹集资金。有必要提高两国机构间的(包括受制裁的银行和公司)股票和债券配置水平,支持公司和银行通过中国在俄罗斯发行债券以及募集到的以人民币为计价资产的相关汇款和提款业务。除了建议将清算货币从美元过渡到两国货币和建立特定金融机构外,还提议创建并引进国际数字货币“Euroas”,用于俄罗斯和中国经济代理方之间的跨境支付,同时也方便其他国家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合作。数字货币发行可由专门为此目的设立的国际清算和结算中心组织负责。国际清算和结算中心将确保数字货币和两国法定货币以与上海证券交易所金价挂钩的固定比率相兑换。数字货币转换可公开进行,并使用与“区块链”(或在俄罗斯开发的“master chain”)类似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建议将这些机制作为海参崴自由港管辖范围内的一项制度试验。还建议对现有金融技术产生的外部数字风险/冲击的中和机制进行阐述;提高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效率,使其能够在新的数字金融领域有效地共存。报告还建议,中俄双方尤其是俄罗斯应充分利用中国将于2018年11月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机会,鼓励俄罗斯各行业更多的一流企业去推广技术、服务和产品。
第三,中俄两国应继续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培育增量。近年来,“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顶层设计不断出台,部分项目如“亚马尔LNG项目”等建设顺利开展,但是具体项目和成果仍十分有限,尤其是欧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缺乏。另一方面,俄罗斯境外投资存量巨大,但目前对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项目的投资占比相对较小,未来空间和增量巨大。针对这一情况,在尽快落实两大战略对接项目的同时,建议继续为两大倡议对接培育增量,如两国共同在欧亚地区探索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再如,未来中俄两国也可以在“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建设中发力。同时,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遵循“建设超国家联盟”的做法,在涉及双方边界的运输通道建设中协商推进。同时,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在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市场投放债券,以及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新开发银行、欧亚开发银行投资等方式提供融资。
第四,中俄两国应深化科技合作,推动“智力”合作。在能源领域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深化其他领域的合作,例如,高科技领域。应通过建立合资企业网络,充分发挥现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优势,并确定投资的资金来源。例如,中俄两国建立联合飞机公司,设立联合飞机投资基金,为两国飞机生产融资提供贷款。同时,建立战略科学伙伴关系中心,为“二十国集团峰会”“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提供可行的研究项目和联合工作所需的智力支持,促使该中心与国家科研机构合作,为两国科研领域合作提供机遇。
第五,中俄两国应继续挖掘电商合作新潜力,落实地方合作新亮点。近年来,中俄电商合作也取得重大进展,仅次于能源合作。但是,电子商务合作的潜力有待开发,例如,当前中俄农工业合作规模小,这一领域可以作为未来中俄电商合作的发力点之一,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更多的俄罗斯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提供可能。在开发电商合作潜力中,需要指出的是,中俄农业合作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的供应量达不到中国的需求,以大豆为例,2017年中国大豆净进口为9542万吨,俄罗斯大豆产量为360万吨,不足中国进口量的零头。所以,中俄农业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没有开发好中国市场。针对这一问题,建议举办相关主题的企业论坛,为中俄农业等轻工业企业之间合作提供机会。同时,也可以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和俄罗斯的土地优势,充分开发俄罗斯的农业种植潜力,当然这需要中俄之间高水平的政治互信。除了电子商务外,近年来,两国在地方对接合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未来继续加大地区、城市之间的对接合作,办好2018—2019年举办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充分挖掘务实合作点,为中俄合作提供增量。例如,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东北三省的农业合作。
第六,中俄两国应积极开展智库和民间“双驱动”交流。针对俄罗斯存在的一些亲西方人士以及中国部分精英和决策执行层对俄罗斯了解不足的情况,建议充分利用两国智库平台,有针对性的展开交流和对话。此外,民间交流也至关重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当前虽然中俄互信程度非常高,但是普通民众之间的了解在一些地方严重落后,甚至俄罗斯一些高校老师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认知也局限在“战斗民族”等狭隘的概念中。因此,两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民间交流,办好“中国年”“俄罗斯年”“旅游年”“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增强普通民众之间的互信。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中俄特稿]
北极在移动:新的亚洲参与者!——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
(04-02)[华社关注]
“中俄文化的共鸣”项目正式启动将在中俄两地举办一系
(04-02)[华社关注]
俄罗斯批准关于扩大与中国优惠签证制度便利公民往来的
(04-02)[中俄关系]
普京总统请王毅外长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将为其5月
(04-02)[中俄商情]
俄报告:中国汽车将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04-02)[华社关注]
国航开通北京-符拉迪沃斯托克往返航线计划每周一周四
(04-01)[华社关注]
哈尔滨—叶卡捷琳堡直飞航线正式恢复运行每周一四飞行
(04-01)[中俄关系]
王毅:当前的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
(04-01)[时政要闻]
美拟对俄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中国外交部:中俄合
(03-31)[中俄经贸]
莫斯科企业正在增加对华工业品出口
(03-31)[中俄商情]
新落实铯/铷/汞等稀有贵金属“国内现货供应”!买卖双
(03-31)[中俄经贸]
ESPO、喷气燃油等免开证进口俄各品类能源CIF炼厂直供
(03-31)[中俄经贸]
中俄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鹿角供应渠道
(03-31)[中俄经贸]
调查:俄液化烃气对华出口量增长39%
(03-31)[中俄商情]
专家:2025年俄罗斯对中国摩托车的需求或将增加15-17%
(03-31)[中俄经贸]
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2025年3月向中国出口340吨冰棍棒
(03-31)[政策动态]
俄罗斯工业贸易部计划对中国多款汽车征收奢侈税
(03-31)[时政要闻]
美参议员:中俄试图闯入美官员使用的即时通讯软?
(03-31)[中俄经贸]
新落实“纯钨条国内现货”!无需开证,现货现款即可,
(03-31)[中俄经贸]
经满洲里口岸对俄出口劳密产品27.4亿元同比增长29.7%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