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建立更深层次“能源利益共同体”——上下游一体化 多项目开花
  • 2021-9-16 9:44:00    字数:1778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 近日,以“俄罗斯远东在变革世界中的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能源成为其重点话题。

    作为合作分量最重、范围最广的领域,中俄能源互联互通,通过上、中、下游一体化项目合作,建立了更深层次利益共同体的全产业链合作。

        中俄贸易前景良好

        数据显示,202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1077.7亿美元,今年1-7月增长28%,中国与远东的贸易额为108亿美元,合作成果显著。

        中国石化国勘俄罗斯公司总经理杨怀义表示,中俄两国作为世界重要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大国,双方优势互补明显,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中国石化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中发挥积极作用,深耕中俄能源合作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中油新兴能源产业集团(下称“中油新兴”)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建造完整、独立的能源供应体系,对拟投资建设的俄罗斯项目及现有的国内项目进行产业链条重整规划,逐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俄罗斯能源一体化”项目。

        多个项目“开花结果”

        作为两国能源合作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中国企业不断开拓新项目,打造新成果。

        杨怀义表示,中国石化从2006年起就参与俄罗斯的投资,在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化工以及原油、LNG和物资装备贸易等领域,不断深化与俄罗斯的务实合作。在石油化工方面,与西波尔深度合作,2013年在克拉斯洛雅尔斯克成立丁腈橡胶合资公司;2015年,参股西布尔公司10%股权;2019年6月签署了阿穆尔天然气化工项目,总投资超100亿美元,成为远东地区及俄罗斯最大石化项目。

        中油新兴管委会主任陈义和指出,该公司一体化项目以瓦琳金娜港和滨海边疆区LNG工厂为主体,总投资近70亿美元,投运后预计将实现每年近100亿美元的贸易额并保持逐年增长态势。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成果显著。一是建成以瓦琳金娜港液体化工码头、滨海边疆区LNG工厂、下列宁斯阔耶化工能源中转基地等实体项目为核心的上游一体化项目群;二是目前正规划建设以黑龙江同江能源储运园区、内蒙古满都拉能源储运园区及3个中国沿海地区LNG接收站为核心的中游产业集群;三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区块链等现代技术,与俄方等合作伙伴联手升级现有销售体系和供应链,实现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中心,辐射东南亚市场的下游能源销售及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中油新兴副总经理李少石在论坛期间与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部授权代表签署了“瓦琳金娜港危化品码头和大型LNG加工厂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俄罗斯境内项目(含正在着手推进的项目)总投资规模近95亿美元,将形成近1050万吨LNG、300万吨LPG以及300万吨甲醇的年贸易量,每年可实现110亿-120亿美元的贸易收入,占中俄贸易拟提升额的九分之一左右。”陈义和指出。

        能源安全“添砖加瓦”

        中油新兴海参崴项目是远东地区仅次于亚马尔天然气液化厂的项目,其收购的瓦琳金娜港是中国公司在远东地区唯一一个能源化工出口港。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减少了我国能源对外依赖,而且较传统LNG进口运距减少三分之二,同时避开了马六甲海峡等热点地区,降低了通道单一的风险。

        此外,按照规划,海参崴液化厂将是第一个在国外应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和核心技术、使用中国制造标准工艺和设备的项目,将带动我国在天然气液化领域的装备制造和标准升级,提升国家技术输出和市场占有率。

        据悉,该项目投运后,输入我国的LNG将占天然气年进口量的五分之一,对于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实现降碳目标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