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蒙俄天然气管道将深化务实互利经贸关系 为经济走廊建设注入新活力
  • 2022-9-22 9:58:43    字数:1697    中俄资讯网综合报道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作者李超,系内蒙古一带一路研究所(俄罗斯与蒙古国研究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中蒙俄领导人日前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了第六次会晤。三方不仅确认《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延期5年,正式启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线铁路升级改造和发展可行性研究,还商定积极推进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铺设项目。这体现出中蒙俄将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而在当前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三国领导人关于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的积极表态更令外界关注,这是中蒙俄三国领导人对该方案的最新回应。

        2006年3月中俄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两国计划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其中西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计划经过阿尔泰地区,预计全长2000余公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于2019年正式投产通气,而西线管道建设至今仍无进展。近年来,蒙古国同俄罗斯展开密切合作,提出过境蒙古国的方案,争取成为该管道项目的参与方。2019年12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同蒙古国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对中俄输气管道过境蒙古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2022年,俄蒙已完成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再次签署启动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设计和工程勘察协议。由此可见,俄蒙已就中俄过境蒙古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了前期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中蒙俄三国领导人此次对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铺设项目的积极表态,体现出三方已经对该项目取得基本共识,这将对相关工作的推进发挥促进作用。

        蒙古国多年来一直提议成为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国,其主要原因是希望利用本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俄提供地缘便利,发展“过境”经济,通过同邻国相连的交通、物流、能源网络,在东北亚经济格局中扮演枢纽角色。另外,由于首都乌兰巴托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棚户区在冬季煤炭取暖,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因此蒙古国国内对于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一直较为强烈。若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蒙古国可以成为该管道天然气的购入方,这将为乌兰巴托大量使用清洁燃气提供可能。

        俄罗斯对蒙古国上述意愿表示支持。一方面,俄罗斯一直是蒙古国燃油的主要提供国,在2019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曾向蒙古国提供了首批液化天然气,俄罗斯意在继续巩固和扩展俄蒙在能源领域的传统合作;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希望扩大天然气出口,提振本国经济,同时其意识到开辟和深化亚洲能源市场的迫切性,而过境蒙古国确实能为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提供新方案。

        对于中国而言,蒙古国地理环境较为平坦,管道铺设成本较低,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距离本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市场更近,在运输成本上具有优势,并可优化现有跨境天然气管道的布局。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沿线国家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在2016年公布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中,已经包含了天然气管道三方合作的内容。因此,随着中蒙俄三国之间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对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铺设项目的探索与推进,也是中国推动同邻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

        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铺设项目的进一步推进,仍有待于该管线天然气定价、过境第三国费用及施工修建等实质性问题的解决,因此,该项目未来可能会成为三国落实《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一项重点内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该管道得以铺设,将深化三方务实互利的经贸关系,助力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资源和地缘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内也会形成以天然气生产、过境和使用的战略合作关系,三方将通过共赢的能源项目及区域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形式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注入新活力。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