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从国家转型视角研究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及对中国的警示
  • 2013-5-7 8:16:43    字数:1271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陆南泉 来源:《财经》
  •   不论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还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都一直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努力,以达到立足于世界先进行列的目标。可以说,追求现代化贯穿俄国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在现代化的各个阶段都取得了这样那样的进展。本文主要从国家转型视角研究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

      简要历史回顾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8世纪初期由彼得大帝开始的俄国现代化运动,可视为俄国现代化的起点或者说是源头。他所推动的改革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军工实力的增强,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也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作为彼得大帝现代化改革继承者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以1861年废除农奴制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如果从经济制度层面讲,应该说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也很明显,解放了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20世纪初斯托雷平的农业改革,主要目的是使农民成为自由、独立的生产者,鼓励农民独立经营。这次改革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促使农村公社瓦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农村出现多种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机械化有了较快进步,这些都推动了俄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是:以农业向工业化转变为中心任务;一直带有赶超性质,即赶超欧洲;都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的;每次改革都遇到强大的保守势力的阻挠;现代化往往具有军事目的,并对外推行扩张政策。
      在苏联时期,如果从经济现代化角度来考察,以下三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是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十月革命后的最初时期,列宁提出并开始实施一些经济革命改造的设想与政策,后来因国外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被迫停了下来,转入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战争结束后,列宁在总结军事共产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基本上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作,1925年农业基本上达到了战前水平,但并没有改变经济严重落后的状况,仍然是俄国遗留下来的技术经济结构。
      首先,苏联还是一个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192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82.1%,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6%,农业产值超过工业产值。其次,1925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战前的73%,但要看到,代表工业主体的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航空、电力和建筑材料等部门很不发达。实际上,到1925年苏联还没有汽车、拖拉机和航空工业这些最重要的部门。第三,工业设备基本上是旧式的,而且多半是磨损很大的机器与机床。现代化的设备国内又不能生产,因此,很多机器设备要靠进口解决。1927年机器设备进口额比1924年增加1.3倍,其中金属加工设备增加3.9倍,动力设备增加5倍。这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独立性。第四,由于运输业的严重破坏,它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业化问题上。1929年斯大林宣布,必须结束新经济政策,否则就难以实行工业化政策。从实际情况看,苏联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的全面开展始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化用了三个五年计划(共13年)完成。
      苏联工业化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思想进行的,其基本政策或者说主要特点是:重工业化、超高速与主要通过剥夺农民的办法用高积累来保证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在苏联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推行的工业化政策,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实力大大提高,按斯大林的说法,“三五”计划提前结束的1940年时,苏联已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基本上建立起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独立性大大增强;带动了经济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
      但随着对苏联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斯大林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官方与学术界对斯大林工业化道路持简单的完全肯定的观点已不多见,而更多的是既肯定其成绩也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严重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战前斯大林工业化过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包藏着深刻的矛盾,积累着大量尖锐的问题。
      苏联著名学者麦德维杰夫,在1974年指出:“应该直截了当地说,我国20年代末-30年代初工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如果有一个更明智的计划和领导,就不会这么大,在这方面斯大林的领导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如果把我们的人民为了工业化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同工业化初步结果比较的话,那么应该承认,如果没有斯大林的话,我们的成就可能会大得多。”斯大林作为一个唯志论者和空想家,在许多情况下,他的领导“不是引向胜利,相反,在我国制造了多余的困难”。我想,麦德维杰夫对斯大林在工业化中所起的作用的评价是较为客观的,值得我们思考。
      斯大林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贡税”榨取农民的政策,导致农业破产,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粗放型的工业化政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工业化运动对形成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现代化角度分析,斯大林的工业化在苏联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经济管理体制在向集中化与行政化方面发展起了重要影响,越来越排斥市场作用,严重阻碍了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改革的停滞,政治体制倒退,使苏联逐步迈向衰败。
      但要指出的是,勃列日涅夫看到当时苏联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开始认识到苏联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效的经济。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二战”期间除外),经济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这是靠不断地大量投入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的,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一种消耗型经济。
      苏联自30年代消灭失业后到80年代末,每年平均增加的劳动力为200万人。基建投资不仅增长幅度大,而且增长速度快,一般要占国民收入的30%左右,约占国家预算支出的50%。基建投资增长速度大多数年份快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如1961年-1987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4%,而基建投资为5.6%。1950年苏联的基建投资只及美国的30%,到1971年已与美国相等,1974年超过美国。苏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很大,如在70年代末,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石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70年代初,苏联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扭转已开始出现的速度下降趋势与提高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经济发展由粗放转向集约化。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决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原因是,粗放因素日益缩小。表现在:
      1.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已感到劳动力不足。据计算,70年代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8%,到80年代下降到3.8%。1961年-1965年,靠农庄庄员补充劳动力的人数为310万人,1971年-1975年降到150万人,1976年-1980年又降到80万人。退休人员激增(从1950年的85万人增加到1970年的1900万人),使劳动力资源问题更加突出。
      2.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发展经济方式,原材料、燃料动力资源消耗量大量增加,出现供需之间的不平衡。苏联虽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进入上世纪70年代,集中工业生产能力80%的西部地区资源“已近于耗尽”,要靠东部地区供应,从而使运输距离大大拉长。1966年-1977年,燃料运输的平均距离从734公里拉长到1152公里,生产费用日益提高。另外,随着原料、燃料基地东移,开采条件恶化,开采成本大大提高,如1980年-1985年,开采每吨石油的费用增加80%-100%。廉价原料与燃料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再者,苏联每年要出口大量原料与燃料以换取外汇。这些因素使得苏联用大量投入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道路走不通了。
      3.资金日益紧张。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基建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苏联在50年代基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3.3%,60年代降为7.1%,70年代降到5.3%。
      另外,由于长期实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效益日益下降,如1960年每卢布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70年降为55戈比,下降了28%。社会劳动生产率从1961年-1965年6.1%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971年-1975年的4.8%。上世纪70年代初,苏联已有大量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和第二,但质次,报废率高。如钢的产量很大(1970年为1.16亿吨),但仍需进口各种钢材。拖拉机每年的报废率有时甚至高于新增产量。
      苏联认识到,在不少产品数量超过美国之后,要想争取优势,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由过去的数量赶超转向质量赶超。而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化方针。 注:手工分页符标记为“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