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从国家转型视角研究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及对中国的警示
  • 2013-5-7 8:16:43    字数:1271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陆南泉 来源:《财经》
  •   经济现代化会遇到的问题
      应该说,这次俄罗斯提出的现代化是一项战略性的政治决策。但实现上述战略性的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俄罗斯现代发展研究所所长伊戈尔·尤尔根斯指出:俄罗斯“现代化、摒弃原料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过程过于缓慢”。之所以缓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俄罗斯企业缺乏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只有10%的企业有创新积极性,只有5%的企业属于创新型企业,只有5%的产品属于创新型产品。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俄罗斯现在的经济“还没有创新需求。倘若企业家投资原材料贸易可获得50%的年利润,而创新收益仅有2%-3%,起初甚至会赔钱,你会选择哪个?”据有关材料显示,当今俄罗斯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创新能力排名第35位、科技集群环境排到第41位、与大学联系程度排到第45位、创新政策指数排到第58位、公司积极性和战略指数排到第63位。由于创新能力差,加上设备陈旧,俄罗斯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第二,与上述因素相关,俄罗斯在实行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时,面临着难以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反复强调要从出口原料为主导的发展经济模式过渡到创新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发展能源等原材料部门对俄罗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与现实需要。要知道,在俄罗斯国家预算中几乎90%依赖能源等原材料产品,燃料能源系统产值占全国GDP的30%以上,占上缴税收的50%与外汇收入的65%。而俄罗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全世界同类产品出口占0.2%都不到。
      第三,设备陈旧、经济粗放型发展、竞争力差,这些是老问题又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条件下,俄罗斯更感到这些问题的迫切性。
      不少学者认为,俄罗斯自2000年以来,虽然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但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经济仍是“粗糙化”即初级的经济,工艺技术发展缓慢。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一副所长索罗金指出:“俄罗斯主要工业设施严重老化,到目前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年,生产出的产品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机器制造业投资比重为2%-3%,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存在技术差距。原料出口国对原料产业先进设备供应国的依赖令人堪忧。”早在2003年-2004年已有60%-80%的生产设备老化。
      第四,投资不足。为了优化经济结构,就需要大量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经济部门和高新技术部门的投资。梅德韦杰夫总统成立了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并确定了国家经济现代化与技术革新的优先方向,这涉及到医疗、信息、航天、电信、节能等领域。发展这些领域都要求有大量的投资。
      解决这些问题,俄罗斯学者认为有三种选择:首先是优化预算支出;二是让石油天然气企业为代表的国家自然资源垄断企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三是调整税收政策,减轻高新产业区的税负。2010年头九个月,俄罗斯仅有三分之一的经济现代化项目获得国家拨款。这些项目有:“创新能源”“国民节约行为模式的养成”“新光明”“生物制药”与“科学教育”等。投资困难在于吸收外资不足。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安德烈·克列奇在谈到俄罗斯缘何没有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有大量资金流入问题时说:“倘若本国投资商的意愿表明,我们自己都不大会相信俄罗斯的经济,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认为外国人该相信它呢?此外,在亚洲市场和拉美市场,经济和证券指数动态均以高于俄罗斯联邦的速度增长。”
      第五,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涅基佩洛夫认为,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俄罗斯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即没有利用国家已有资源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
      第六,目前俄国内对现代化与建立创新型经济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赞同梅德韦杰夫式的现代化即更新产能与发展创新型经济。因为在目前的俄罗斯社会经济条件下无法建立创新型经济,而当前第一步应该是消除腐败与提高国家管理效率。据“俄罗斯现代化改造和创新道路上的障碍”一项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说:俄罗斯创新道路上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官僚主义、不完善的法律环境和缺乏对投资商的保护,以及项目融资的困难。因此,有人提出俄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社会领域,即确保法律公平,严厉打击腐败与维护社会正义。有鉴于此,2010年7月27日梅德韦杰夫在经济现代化委员会上也指出,向现代化过渡不只是向创新经济过渡,而且还要解决贪污腐败、减少行政干预、发展良性竞争的问题,否则任何技术现代化与创新经济都是不可能的。
      2010年9月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国际政治论坛上,梅德韦杰夫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民主仍然是俄罗斯这个国家、这个庞大经济和政治系统的必要条件。”
      第七,俄罗斯在创建与欧盟等西方国家现代化联盟方面,也难以取得大的实效。俄的意图是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广泛吸收欧盟的技术知识,但欧盟以前与现在都不急于与俄分享技术。欧盟提出的条件是,俄应该更新经济与专制法律制度、改善投资环境、克服贪污腐败、保护人权。布鲁塞尔制定了一整套计划来应对俄提出的现代化伙伴关系设想,中心内容是建议俄先建立法治国家,然后再搞自己的经济现代化。
      第八,小企业发展缓慢。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可达50%,美国近50年来GDP的增长靠科技创新,主力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2009年俄罗斯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不超过15%。尤其从小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从事工业生产和科研创新的小企业仅略高于10%,且呈逐年递减趋势。因此,可以看出,俄罗斯中小企业在未来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其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门,这必然使俄罗斯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与保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思考的问题
      1.中国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在经济改革的相当一个时期,并没有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提出这个问题,着手抓这个问题,并对世界各大国有关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应该说,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是粗放型的。拿能源消耗来讲,我国单位GDP能耗目前是世界水平的2.2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另据报道,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成本很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付出了过多的资源能源成本,从现在看到的资料来说,我们用了占世界总量50%左右的煤、水泥、钢铁和1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支撑了8%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占世界GDP总量7%左右这样一个经济成就;二是我们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这个事实有目共睹;三是劳动力价格被过分压低了,消费严重不足,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可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样才能提高经济素质,提高经济的竞争力,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拉动经济增长不能片面地通过加速出口增长来实现,而必须走扩大内需为主的道路,这次金融危机使中国进一步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性,如果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改变,要保证中国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已把改变发展模式作为“十二五”改革的主线。在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中国居民消费率1952年为69%,1978年降为45%,2008年进一步降至35.3%。而2008年美国居民消费为70.1%,印度为54.7%,目前世界上居民消费力平均在50%上下,只有中国低到35%的水平。
      不论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从目前中国来说,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企业规模结构等。
      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都离不开深化改革,必须有体制机制性做保证。正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开幕式上的致词中指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理顺体制机制,难点是调整利益格局,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上“五坚持”,阐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方向与重点。
      有些学者提出,这次全会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中国才能赢得未来,这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这些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通过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中国30多年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三:腐败、垄断与贫富差距拉大。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解决问题的途径应该是: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进程应加快;垄断部门应走向市场化,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底;舆论监督实现社会化。我认为,中国出现的否定改革的第三次思潮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亦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改革是革命,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革命。
      3.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历史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党面临以下极其复杂的局面:体制改革要深化;社会经济发展要现代化;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急剧与重大的变动;各阶层、地区与部门间的利益分配急需调整;在过去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日渐突出,这必须也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得以解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说,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思想、理论的先进性,才能代表先进思想。
      4.继续增加创新领域的投入。在这方面我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用于研发的支出1996年占GDP的0.6%,到2007年已达到1.5%,为1020亿美元。美国2007年用于研发的支出占GDP的2.7%,绝对额为3720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的支出在美、日之后占世界第三位。美国近50年来GDP的增长50%靠科技创新,主力是企业。
      5.笔者认为,作为长期实行传统体制的苏联继承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完成转型才能达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国家在转型过程中,要集中解决以下七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1)政治民主化,成为法治国家;(2)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即经济市场化;(3)转变落后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即要成为创新型经济;(4)改变经济发展模式;(5)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6)转变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即实现人的现代化;(7)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开放型国家,处理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解决以上问题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