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高端论坛  >  正文

    字体大小:    

  • 列宁“渐进发展”理论形成和现实借鉴意义
  • 2011-6-10 15:18:40    字数:445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作者杨荣刚
  •   (二)积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利用资本主义缓慢的、逐渐地接近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渐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列宁在1921年4月《论粮食税》一文中指出:“‘我们’知道现在还常常爱这样讨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但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因为他忘记了现存的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的总和,而只从中抽出两种结构来看。”“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是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素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此外,在国内战争爆发之前,列宁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即:“ 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这一精辟的论述,明确的指出了在落后的农业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苏维埃国家不能堵塞资本主义发展的通道,而是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三)在国家调控下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紧紧地抓住发展商业这一环节。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有发展商业、开放市场、自由贸易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步一步地接近社会主义的目标。由此得出,开放市场,发展商业也是“渐进发展”的一种形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列宁并没有将商业和建立新经济联系起来,他把商品交换寄希望于合作社生产者之间“以物易物式的直接交换”。1921年失败后,他才意识到无产阶级国家必须发展商业,进行自由贸易。值得指出的是,在列宁的思想上,发展商业是这一时期新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主要环节”。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他说:“这就是我们在新经济政策问题上应该看清的主要之点。”在另一文中他又说“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一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这些论述强调,发展商业是当时各项经济政策的“主要之点”,是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着说明列宁把发展商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

       (四)适时的转变工作重心从而消除“激进发展”的态势。在苏维埃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有时处于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之上,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告一段落时,就需要适时的转变工作重心,消除“激进发展”的态势,恢复“渐进发展”的正确轨道,所以在列宁的思想上,适时的转变工作重心是实现“渐进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1918年4月,由于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签订了布勒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这时候列宁提出了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他说:“镇压反抗的任务目前大体上已经完成,现在提到日程上来的是管理国家的任务。”“现在,构成目前时局特点的第三个迫切任务提上了日程,这就是组织对俄国的管理”在前一个阶段,苏维埃国家对一部分企业实行国有化的措施,剥夺他们的财产,体现出当时发展的“激进”态势,列宁认为,如果继续坚持“激进”态势,必定遭到失败,于是想转变工作重心,但是不久爆发了国内战争,转变任务没有完成,直到1920年国内战争胜利后,才再次提出转变任务。1921年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标志着俄国工作重心发生了一个新的、更深层次的转变,说明列宁从新的、更深层次上形成了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

      认真研究和掌握列宁的“渐进发展”理论对于当今我国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列宁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对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当今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离共产主义社会尚远,并且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不完善的,但是列宁的“渐进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艰苦、循序渐进的过程,试图跳过社会主义阶段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认清形势,满腔热枕、脚踏实地的建设社会主义。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社会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8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