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高端论坛  >  正文

    字体大小: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俄罗斯的历史研究(全文)
  • 2011-8-22 9:31:03    字数:1111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西伯利亚研究 2010年第5期
  •   一些被认为与科隆的京特·施特克尔有关联的俄国历史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迪特里希·盖尔周围圈子的反对。但是让蒂宾根学派和弗赖堡学派找到共同性则是更难的事情。最后,这一“学派”使自身陷入主要研究古代俄国的题目中去,变成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被公认是这一研究领域元老的施特克尔大肆宣扬。他们之中某些人,但不是所有人,在他的指导下完成资格论文,并曾任他的助手。甚至在方法论上,中世纪和现代早期俄国史的专家们都十分不同;在这一方面更不必说一个“学派”的问题了。最后,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在其学术生涯中,根据内容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回顾过去,人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南部”的社会历史学家很快被认为形成了一个团体,但他们不是那些代表这一科目主流的人。出自联邦德国东欧史其他教授的大部分著作—那可是相当不少的——不能得到主要的关注。他们可以说是代表了多元化。多元化是所有科学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他们往往不能与传统主义相区分。在那些不能归入此类的人和著作中,一些有影响的须提及——同样只是补充,并不求全。基尔的彼得·尼切(Peter Nitsche)可能是直到十年前退休时“施特克尔派”最著名的一个学生。他专门研究14世纪以来莫斯科沙皇的遗嘱,撰写了《俄罗斯历史手册》第1卷中相应的一些重要条目,他还写了一些关于这几个世纪历史的文章,其中一篇是论所谓的“第三罗马理论”。汉斯·伦贝格(Hans Lemberg)20世纪60年代也曾任施特克尔的助手,在完成有关十二月党人的博士论文后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最著名的捷克史专家。汉斯一约阿希姆·托克(Hans-Joachim Torke)在柏林自由大学东欧研究所师从维尔纳·菲利普(Werner Philipp),并于1976年成为其继任者。他关于19世纪俄国官僚的博士论文和论“国家主导的社会”与17世纪的全俄缙绅会议关系的教授备选资格论文,都成了典范著作。此外,托克还编辑了两部普及性的俄国和苏联历史百科全书,以及一本论伊凡四世以来俄国诸位沙皇的选集。卡斯滕·格尔克(Caxsten Goehrke)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在苏黎世大学获得了教授职位,保持了将近三十年。他来自明斯特,出自曼弗雷德·黑尔曼(Manfred Hellmann)门下。他可能是施特克尔之后第二知名的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历史学家。他的关于“俄国村社制度起源理论”的长篇毕业论文、关于“中世纪晚期罗斯的废弃区域”的博士论文、《手册》第1卷中有关诺夫哥罗德的条目,以及其他很多文章都属于德国东欧研究成果中最好的。他的从基辅罗斯到苏联的三卷本《日常生活史》无与伦比,揭示了俄国整个历史上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情况。尽管安德烈亚斯·卡佩勒(Andreas Kappeler)成了施特克尔在维也纳的继任者——他目前是维也纳的教授——,他却不是出自“施特克尔”学派,而是曾经在苏黎世做格尔克的助手。他很快就独自进入在俄国史研究中一个很流行的领域,即非俄罗斯人的历史,所谓的沙俄帝国里小民族的历史,他成了这一历史最为知名的代表。他对作为多种族国家的俄国所作的详尽的描述也已经被译成英语——这对于德语著作来说并不十分常见。最后,在慕尼黑,埃德加·赫施(Edgar Hosch)出自格奥尔格·施塔特米勒(Georg Stadtmiiller)的门下。他追随着施塔特米勒,甚至在将同时专攻现代早期俄国史和东南欧历史的结合上也是如此。他关于旧俄罗斯宗教“异端”的书没有后续,就像其他文章那样,比如对叶卡捷琳娜二世“希腊计划”的研究。

      四、文化史标签下的东欧研究

      正如所预料的且理应如此的那样,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我们的研究领域中,最近一次的教授职位代际交替导致了范式转换再次发生。这一转换也与整体上德国和盎格鲁一撒克逊以及法国历史学同样的方法论再定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化转变已然在我们新的泛欧洲的通用语中有了名称,甚至在德语中也常常使用英语术语。文化转变进入了几乎所有人文学科——文学同时还有社会学或者政治科学和民族学——所属的领域。这些人文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之外的国家中仍然被认为是社会学。相应地,历史编纂学感到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指导原则”也在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社会学甚至经济学,到了80年代继之以民族学的那一学科,今天部分再次成了后现代哲学——或日更为旧式的观念史。然而,一个“除了语言之外”不接受任何事物为真实(德里达语,J.Derrida)的激进的文化史,已经过了自己的全盛期。经常被引用的“资料的否决权”(科泽勒克语R.Koselleck)获得认同,其精神流传开来,即人不能任意解读(和反解读),而总是需要遵循典型事实的规定。这些典型事实也是存在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此,文化史的一种现代形式流行开来,它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对照,而是避免了其无疑存在的缺点,试图进一步发展它,并以一种富有成果的方式超越它。近年来,大部分博士论文和教授备选资格论文都力求从文化历史的方面来加强社会史,或者它们写那些至今仍为空白,无论如何都需要一个文化历史研究方法的题目。如此一来,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文化史就是一个既含糊不清又因此而能用的,包括了非常不同方法(以及相应的题目)的概念。就我的观点来看,这些方法共有一点:明显关注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重新将行动、建构着的主角的意识评价为不仅与事件等同,而且还是引导和(共同)创造事件的一个因素。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