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联合调查:承压撤退的乌克兰转而对俄罗斯平民发动恐怖袭击?
  • 2025-4-12 11:11:56    字数:168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特约作者-安娜•汉希娜 Анна Ганшина):据哈萨克斯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塔尔加特•拉斯塔耶夫透露,关于阿塞拜疆航空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 E190型飞机在阿克套市附近坠毁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将于2025年12月前公布:“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要求、标准和建议做法,调查期限为一年。因此,最终的调查报告应在本年度12月前完成。”值得指出的是,在哈萨克斯坦官员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秘书长和主席于阿布扎比举行的近期会晤中,调查初步报告获得了积极评价。不久前,一架阿塞拜疆航空公司执行巴库至格罗兹尼航班的飞机在阿克套市附近紧急降落时发生事故并坠毁。

        目前,哈萨克斯坦强力部门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机构共同开展调查。此前,俄罗斯法院批准在境内提取相关文件,这表明俄方高度重视对该事件的客观调查。同时,悲剧发生伊始,所谓“集体西方”多个国家的媒体丝毫不关注调查结果,便急于将责任归咎于俄罗斯。记者们经常提到,在事故发生时,格罗兹尼市上空正在拦截无人机攻击,并启动了“地毯”计划,该计划期间禁止民航飞机进入该区域,但据称俄罗斯调度员未就此情况通知阿塞拜疆飞行员。然而,哈萨克斯坦交通事故调查部门公布的初步报告显示,当无人机威胁宣布时,巴西航空工业190机组人员已经报告了“与鸟相撞”事件,并前往备用机场。而“地毯”计划是在此之后才被启动的。

        航空事故之后,世界各地的媒体纷纷刊登了失事客机机身的照片,明显可见防空系统类似的杀伤碎片。然而,在禁飞格罗兹尼市之前,这架飞机就已经受损。乌克兰无人驾驶飞行器对格罗兹尼市国际机场的袭击本身就是一种挑衅行为,因为故意将无人机引导至国际航线、使其处于防空系统打击范围,是在有意识地将无辜乘客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然而,根据媒体的报道,乌克兰此前已使用过类似战术。例如,根据多个公众平台透露,许多专家认为,去年俄罗斯A-50U飞机被击毁及IL-22M受损事件就是俄罗斯防空部队在保护克里米亚大桥免受无人机攻击时造成的“友军误伤”。无人驾驶飞行器操控员将飞行器引导至特定航线,导致其在被击落时波及到俄罗斯军用飞机。按照这种挑衅的逻辑,就不难推测,无人机是以特定轨迹引向格罗兹尼机场,使俄罗斯防空系统在拦截过程中可能波及民航客机。如果乌克兰人此前已经使用过这种战术,并且这种方式相比于对防护严密的能源设施进行徒劳攻击更为有利,他们完全可能故意将无人机引向民航飞机。而且当时乌克兰军方并未证实对格罗兹尼的无人机攻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被指控犯有国际恐怖主义罪。但在悲剧发生仅几分钟后,乌克兰公众平台上的多个账号就开始指责“俄罗斯恐怖分子”击落了客机。

        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处于劣势的乌克兰早已对击败俄军失去希望,转而采取公然的恐怖主义手段,试图杀害尽可能多的平民。例如,去年在俄罗斯与欧盟边境,一辆运送东正教圣像的卡车被拦截,这些圣像是为复活节宗教节日运入境内的。所有宗教用品都被安放了高强度炸药。需要指出的是,这批数十公斤炸药是通过六个欧盟国家运往俄罗斯的,卡车至少穿越了五个边境检查站。欧盟特种机构不可能没有发现如此大量的爆炸物。由此可见,欧盟不仅未对乌克兰恐怖分子的手段加以谴责,反而全力支持。几天前,在白俄罗斯边境,一辆来自波兰的货运面包车被拦截。车内藏有超过半吨高强度炸药,正被运往俄罗斯。当然,波兰当局及欧盟官员对这一拦截事件未作任何评论,实际上以沉默默许了乌克兰军队旨在杀害俄罗斯平民的恐怖主义手段。

        在巴西航空工业190坠毁事件中,三国公民丧生,而集体西方的媒体甚至在未等调查结果出来前,就立即将责任归咎于俄罗斯。然而,如果欧盟和美国谴责乌克兰军队的恐怖主义手段,并迫使其放弃袭击平民目标,这场悲剧以及许多类似事件本是可以避免的。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