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两国家庭观念差异性比较研究
  • 2016-1-6 8:54:49    字数:237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陶慧
  •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本文作者:陶慧,女,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家庭心理学在读博士。

        【摘要】中俄两国虽然在家庭观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存在不少独特的看法。因为两个民族在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了他们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必然会存在不同。本文将在儒家和宗教层面上对中俄两国家庭观念方面的差别进行简要说明。

        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中国人重视家庭生活的和谐。传统的意识形态中,中国人更多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实现家庭和谐的过程中,孔子认为应该施行礼乐。在儒家思想中,家庭当中,只有各位成员恪守其礼,各安其分,才能够维持家庭秩序。

        首先,对于家庭成员要施行礼治,也就是需要定名分。礼记·曲礼当中提到,“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也在一定层面上明确了家庭传统观念中礼的重要性。如果家庭当中名分不确定,那么就会产生祸患,家庭和谐就会受到威胁。荀子·富国当中也从夫妇的角度上说明了家庭当中需要各守其礼、各安其分。这些先秦儒家的思想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中国人家庭心理的形成。

        其次,重视传统轻视自由。中国深层的文化中认为家庭观念当中应该渗透有一种传统的封建思想。比如在婚姻上需要听从父母的意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父母之命大于天”。爱情与婚姻并不是由男女双方来决定的,而是有一种门当户对的心理。这种重传统轻自由的思想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痛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不再坚持一些传统的婚姻观念,社会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对自由婚姻的呼唤。可是儒家的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已经根深蒂固,想要彻底的根除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当中,这种轻自由重传统的心理也一直存在。

        再次,德性文化。中国文化事实上就是一种德性文化,在传统的观念中,汉民族向来都重视德性教育,甚至上道德会认为比法律有更大的约束力。人们经常将德善作为评价一个人还坏的标准,有德并且善良的人才被看成是君子,德性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其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人一直推崇的孝。

        二、俄罗斯人的家庭观念

        首先,浓厚的宗教色彩。在俄罗斯,宗教不光影响着家庭,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宗教的影子。伴随着东正教不断的发展,其宣扬的观念和思想也被更多的俄罗斯人所接受,基督教义当中的很多观点都符合俄罗斯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深入到俄罗斯深层的文化结构当中,这深刻的影响到了俄罗斯人世界观的形成。他们认为世间所有好的事物都是由上帝给予的,一切不幸都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比如俄罗斯人家庭心理当中认为,孩子都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而如果一生中都没有孩子,那么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宗教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被俄罗斯人所吸收和消化,这是俄罗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其次,夫妻要恪守本分。圣经当中对于家庭生活的和睦也有很多记载,其目的都是将家庭作为基本的单位,以家庭作为开端,构建宗教氛围的稳定和谐。《治家格言》当中虽然并没有明确说明和谐对于俄罗斯家庭的重要意义。可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书中发现俄罗斯人对于家庭生活的心理。比如在第十八章当中就指出儿女要关系、爱戴和顺从父母;在二十章当中宣传了一个聪明勤劳的妻子在家庭当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第二十四章中还认为邻里之间关系不和睦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明确了俄罗斯人对于夫妻之间的职责认定是不同的,夫妻都需要肩负起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三、中俄家庭观念的区别

        总体来说,中俄两个国家在家庭生活观念上是相近的,都强调了生活和谐与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其中不同的地方在于,传统中国的家族一般都是以宗族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中讲求的是门当户对,其婚姻关系更多的是两个宗族之间的事情。所以维持家庭关系的因素并不是夫妻之间的爱情,而是家庭的等级制度。中国宗族当中会有很多的礼乐教化和家法族规,这些都是约束中国人家族心理观念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对于俄罗斯文化来说,家庭首先需要建立在婚姻双方相爱的基础上,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稳定的,同时也是不道德的;其次,家庭和睦更多是来源于上帝的安排。夫妻需要有共同的信仰,要完全的信仰上帝;在敬畏当中重生、赎罪,从而得到永远的和睦;再次,构建和睦的家庭一定要符合宗教的伦理道德,家庭成员需要各自肩负起相应的家庭责任。

        注:本文摘自《课程教育研究》作者  陶慧,女,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家庭心理学在读博士。

        参考文献:

        [1]王歌雅.中俄婚姻制度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2,03:120-124.

        [2]王先谦.荀子集解[M].上海: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四年.

        OKSANA IVANOVNA MIRONOV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Russian State Social University academic.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