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尽管遭遇挫折 但中俄军事安全关系在进一步加强
- 2020-2-25 12:31:04 字数:1329 中俄资讯网编译报道
-
中俄资讯网编译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日前文章 题:尽管出现挫折,但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在加强(作者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教授莱尔·戈德斯坦)
中俄贸易关系还未充分发展,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显然将遭遇更多阻力。但是,安全关系的重要性几乎无可争议,尤其是从长远来看。那么这种关系会更进一步吗?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9年10月的瓦尔代会议上曾给出了一个诱人的暗示。他在讲话中抛出了下面的爆炸性言论:“我也许不该公开一个大秘密。不管怎样这件事将变得显而易见。我们现在正在帮助我们的中国伙伴建立导弹预警系统。这是一件非常认真的事情,它将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的防御能力。因为现在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这样的系统。”对于俄中军事合作中这个看起来意义重大的动向,需要加以更为严密的监视。它还将提供一个有趣的机会,以便外界评估俄罗斯战略家对与中国建立密切军事伙伴关系的长期可行性的看法。中俄资讯网编译报道。
在俄罗斯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全面研究报告中,一开始作者便声称“俄罗斯必须寻找各种不同选项来应对华盛顿”退出《中导条约》的行为。这篇报告多少有些令人不安地指出,美国正在为“与俄罗斯意外爆发的核战争”做准备。
这篇报告援引莫斯科防务专家伊戈尔·科罗琴科的话给出评估称:“这实际上是俄罗斯对战略稳定的巨大贡献,因为中国将得到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从而可以避免成为美国旨在解除敌方武装而发起的第一波打击的受害者。”另一位俄罗斯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坚持认为,此举将加强“全球稳定”,但他也表达了对俄罗斯长期利益的某种担忧。西夫科夫说:“当中国手头掌握了俄罗斯拥有的所有技术,或者能掌握类似技术时,中国将不再需要作为保护人的俄罗斯。而这可能会对俄中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中俄资讯网编译报道。
不过,科罗琴科更看好与北京防务关系的长期前景。他强调了俄罗斯企业的商业前景,并补充说预警系统计划将“促进俄罗斯和中国关系的进一步恢复,从而创立共同的安全政策”。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兼军事分析家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撰文指出,许多人认为,普京在瓦尔代会议上宣布加快与中国军事合作的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意在作为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举的回应。
彼得罗夫斯基总结道,俄罗斯和中国“并不是在建立一种军事政治联盟,而更确切地说是在协调军事政策”。
尽管如此,莫斯科和北京之间日益加强的战略性军事合作几乎不可能被忽略,尤其是两国的远程轰炸机在2019年首次执行了联合巡逻任务之后。俄中“准联盟”也许存在实质性的局限。严重的挫折和障碍肯定会出现。但就目前而言,明显的趋势是欧亚大国在加强安全协作。正如彼得罗夫斯基指出的,“一般来说,合作将建立在强国之间”。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时政要闻]
联合调查:承压撤退的乌克兰转而对俄罗斯平民发动恐怖
(04-12)[俄罗斯讯]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线路行程时间将约2小时15分钟
(04-11)[华社关注]
俄专家:关于中国士兵在乌克兰的说法是为特朗普准备好
(04-11)[财经评论]
俄外长:非金砖国家将可以使用替代性金砖支付平台
(04-11)[论坛首页幻灯]
北极在移动:新的亚洲参与者!——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
(04-11)[时政要闻]
俄专家:特朗普或因美国内部压力取消对华征收高关税
(04-11)[中俄投资]
俄罗斯专家:俄中在重工业领域经验丰富未来合作潜力巨
(04-11)[华社关注]
俄延长持统一电子签证外国游客入境停留时间至30天有效
(04-11)[中俄经贸]
推荐EN590、LNG、LPG、M100、JETA1、沥青、尿素等直签
(04-11)[中俄商情]
YandexAds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推出更多本地化解
(04-10)[经贸聚焦]
俄专家:中美关税争端为中俄贸易产生刺激效果将为俄罗
(04-10)[时政要闻]
专家:中俄应合作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所谓对等关税
(04-10)[中俄经贸]
今年前两个月俄对华菜籽油出口增加17%达1.83亿美元
(04-09)[华社关注]
克宫未对中国公民似乎在特别军事行动区被俘一事作出评
(04-09)[经贸聚焦]
黄皮书:中俄地方合作机制取得高水平成为两国合作新亮
(04-09)[俄罗斯旅游]
俄游客对“组合型”赴华旅游套餐的需求大幅增长80%
(04-09)[俄罗斯旅游]
俄提议利用中国社交媒体提升俄城市旅游吸引力
(04-09)[中俄经贸]
新落实进口铝锭货源“免开证”采购——外贸内签!国内
(04-09)[俄罗斯讯]
俄央行:世界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存在风险但已做好应
(04-09)[中俄投资]
中国陕汽公司俄罗斯官方代理正在筹备本地化生产项目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