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解读仓至仓条款在贸易术语下保险责任适用范围
  • 2013-5-29 9:05:12    字数:6270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对外经贸实务
  •   在国际货运保险中,“仓至仓”条款是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人保险责任起讫期间的重要条款。目前很多外贸从业人员缺乏对此条款的正确认识,在货物遭受损失时不能得到相应赔偿,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引用实例,详细解读“仓至仓”条款,结合保险赔偿的三个基本原则,阐述“仓至仓”条款在《Incoterms [R] 2010》11个贸易术语下保险责任的适用范围。

      一、 “仓至仓”条款解读
      某年8月,我国某出口公司对外签订一份以FOB为条件的农产品合同,买方已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货物从我公司仓库运往装运港码头时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事后我公司以保险单含有“仓至仓”条款为由要求保险公司赔偿,被拒绝,后我公司又请买方以买方的名义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同样遭拒绝。本案例中,为什么在投保了“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发生了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损失,被保险人却得不到赔偿?对此,首先我们需要对“仓至仓”条款进行解读。
      在国际货运保险中,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标的承担保险责任的起讫时间即为保险期间。由于海运货物保险是对特定航程中货物的保险,航程过程不确定因素多,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期间,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采用“仓至仓条款” (Warehouse to Warehouse Clause,简写W/W)设定保险责任期限。
      在最早使用的货物承保单上(S.G.保单),并没有现在的“仓至仓”条款,承保的期限始于货物已实际装上船至货物运抵港口从船上卸下到码头为止,即保险人仅承担海上航程及卸船过程中的风险。随着贸易的发展,为适应商人更多的需求,1912年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正式引入仓至仓条款,将保险责任空间扩展到航程起始和终止两端含内陆运输的整个正常运输过程。此后,“仓至仓”运输条款发展为国际惯例。
      我国1981年修订的《中国保险条款》规定,本保险的“仓至仓”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地仓库或储存处所开始运输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海上、陆上、内河和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所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如未抵达上述仓库或储存处所,则以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满六十天为止。如在上述六十天内被保险货物需转运到非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时,则以该项货物开始转运时终止。理解此条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责任始于“货物运离保单上所载明的起运港(地)发货人的仓库开始正常运输时”。若还未运离仓库,而是在仓库内的作业,比如打包,刷唛,装车等内部操作,此时如果发生仓库失火,被盗等意外,均不在保险期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运离仓库开始正常运输”,若货物运离仓库,不是开始正常运输,而是运往别处仓库再处理,然后再运往码头,此时最后的仓库才是真正的起运仓库,保险责任也从运离此仓库开始。
      2.责任终止于以下几种情况:(1)货物抵达保单载明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所。这是正常情况下的一种责任终止,比较好理解。(2)货物抵达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的储存处。如果货物抵达最后仓库之前,进入某个中转仓库,收货人为节约成本,在中转仓库开始转售货物,以货物抵达此中转仓库时,保险责任中止,即便此中转仓库是含在正常运输途中,保险责任也自此终止。(3)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非正常运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遇到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一些情况,致使货物无法运往原定卸货港而在途中被迫卸货、重装或转运,以及由此而发生的运输延迟、绕航或运输合同终止等情况。一旦发生非正常运输,当货物在中途某个港口卸下、入仓而不再向原目的地运送,只要货物进入该仓库,保险责任即刻终止。若被保险人在获知因其无法控制的原因致使被保险货物发生了运输延迟、绕航等情况后,及时通知了保险人并根据情况加缴了适当的保费,保险单继续有效,这也就是说保险人扩展了自己原先的责任,继续对被保险货物负责。(4)货物卸离海轮未满60日,开始转运到非保险单载明目的地。(5)货物卸离海轮满60日。以上五种情况,以最先发生情况为责任终止点。

      二、结合可保利益原则,不同贸易术语“仓至仓”条款的适用
      可保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必要要件,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在国际贸易中,究竟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对货物具有可保利益,取决于谁与货物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保险赔偿的三个基本条件:(1)索赔人是保险单的合法持有者;(2)索赔人对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3)发生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只有具体结合不同的贸易术语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仓至仓”的保险条款。
      国际商会2010年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原来的13种贸易术语缩减至9种,另增加DAP、DAT,共计11种贸易术语。同时,根据适用范围划分为两类:第一类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如FAS、FOB、CFR和CIF;第二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如EXW、FCA、CPT、CIP、DAP、DAT和DDP。在《Incoterms [R] 2010》中涉及由卖方购买保险的只有CIP和CIF术语,其他9个术语,买卖双方均无义务办理保险。
      (一)第一组: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的贸易术语:FOB、FAS、CFR、CIF
      1.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是指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上或已装上船的货物交货,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交到船上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根据《Incoterms [R] 2010》的解释可知,卖方承担的货物风险范围是货物运离卖方仓库前的滞留期间,比如内部货运管理操,包装、刷唛等,运送至港口途中以及在港口作业将货物装至指定的船上,买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以后的风险。在买方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买方是保单合法持有人,虽然保险期间是“仓至仓”,但买方对保险标的的可保利益始于买方对保险标的开始承担风险时,在FOB术语下,即是货物装上船以后。因此,如果货物从保险单载明的卖方仓库运至装运港途中或在港口作业时发生意外(如货物起吊过程中不慎落海等),均不能获得赔偿。与《Incoterms2000》相比,这里FOB风险的转移发生了变化,从原来装运港的“船舷”为界转为“船上”为界,CFR和CIF风险的转移变化也是如此。结合可保利益原则分析本文开头的案例,在FOB术语条件下,货物自启运地仓库到装上船的这段距离,卖方虽然享有保险利益却因为此时保险合同的双方为保险人和买方,卖方不是保险单的被保险人或合法持有人,当货物在此期间发承保范围内的风险损失时,根据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三个条件,保险人可以拒绝卖方提出的赔偿。而此时买方虽然与保险人有着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却因为对货物没有保险利益,同样也不能要求保险人赔偿,因此FOB条件下买方投保的“仓至仓条款”实质上已缩短至“船至仓”条款,即保险公司对保险货物所担的责任是从装运港船上开始到目的港收货人仓库为止。   2.FAS:“装运港船边交货”,是指卖方在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边,如放置码头或置于驳船上,即履行了交货义务。买方从此刻时,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买方购买保险的情况,“仓至仓”保险期间也缩短至“船至仓”。
      3.CFR:“成本加运费”至指定目的港。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交到船上时转移,费用转移点则在目的港。对于C开头的贸易术语,我们必须注意风险转移的临界点在装运港,而费用转移点在目的港。买方对货物的可保利益开始于风险转移点,而不是费用转移点。在买方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仓至仓”保险期间实质为“船至仓”。
      4.CIF:“成本加保险费、运费至指定目的港”。此术语下卖方在装运港船上交货,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交到船上时转移,卖方必须为在途货物办理保险。一般情况下,卖方与保险公司签订以自己为被保险人的保险合同。货物运离载明的装运港仓库至装运港装上船舶(包括装船的过程),卖方对货物承担风险,因而具有可保利益。在这个阶段,卖方是保单合法持有人,对保险标的享有可保利益,若期间发生了承保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险人负责向卖方赔偿。货物装船后,风险转移给买方,卖方可通过背书将保单转让给买方,买方即刻起合法持有保单,同时也对保险标的享有保险利益。如货物交到船上至最终运抵保单上所载明的收货人仓库期间发生意外,买方有权凭保单向保险公司依法索赔。在此,保险期间才是完整的“仓至仓”期间。只不过,货物从卖方仓库到装运港装上船之前遇到承保范围内的风险由卖方向保险人索赔;而货物从装运港装上船起至目的港收货人仓库期间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则由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本文案例中,如果双方选择的贸易术语是CIF而不是FOB,那保险人就必须向卖方赔偿。
      (二)第二组: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EXW、FCA、CPT、CIP、DAP、DAT和DDP
      1.EXW:“工厂交货”是指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如工厂、车间或仓库等)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无需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买方需负责将货物装上运输工具,并将货物从交货地点运至最终目的地,承担期间的全部责任、风险和费用。在此术语下,一般由买方购买保险,保险期间涵盖完整的“仓至仓”。需要注意的是,“仓至仓”条款的保险责任始于货物运离载明的起运地(港)发货人的仓库开始运输时,也意味着货物在卖方仓库中的装货过程以及滞留期间并不在保险期间,如其间发生意外,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2.FCA:“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在买方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风险在交货地点转移至买方。若交货地点在卖方所在地仓库,在买方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保险期间是完整的“仓至仓”期间;若交货地点是在其他指定地点,卖方只需将尚在运输工具上未卸载的货物交予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它人处置时,即完成交货,此刻风险也由此转移至买方。在此情况下,买方购买保险所享受的保险责任期间是卖方交货后至最终仓库,是“交货点至仓”范围。
      3.CPT:“运费付至(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亦即买方承担交货之后一切风险和其他费用。如涉及多个承运人,卖方将货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时,风险即转移至买方。由于是卖方指定承运人,当卖方交货地点在其所在地仓库时,风险在卖方所在地仓库即转移至买方,买方获得对货物的可保利益,因此,在买方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保险期间是“仓至仓”;如若卖方交货地点不是在其所在地时,则卖方还需承担货物从其所在地仓库出发到出口国指定地点(码头、集装箱货运站、堆场、机场等)的风险,除非卖方专门对这段路程投保,否则在此术语下,买方投保时保险人只承担从指定交货点到买方仓库的风险,那就不是真正的“仓至仓”。
      4.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但卖方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和办理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保险。风险的转移发生在交货完成时,此术语下,由卖方负责购买保险,卖方可通过背书的方式将保单转移给买方。CIP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交货点在卖方所在地,此时卖方投保,货物从卖方仓库到买方仓库发生属于承保范围的损失时,买方凭卖方转让的保险单向保险人索赔;第二种情况是交货地点在出口国非卖方所在地的其他地点,如果货物从卖方仓库运抵出口国其他指点地点交货给承运人其间发生承保范围的风险,由于此时风险还没有转移,货物所有权仍在卖方,且卖方办理的保险手续,则由卖方向保险人提出索赔;如果货物损失发生在出口国指定的其他地点货交承运人之后,由于货物所有权已转移给买方,因此由买方凭卖方转让的保险单向保险人索赔。由上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种情况,CIP术语条款下保险期间涵盖整个运输过程,是真正的“仓至仓”条款,只是在不同情况向保险索赔的对象可能有所不同。
      5.DAP、DAT和DDP:DAP“目的地交货”和DAT“终端(点)交货”是2010年通则中新增加的两个贸易术语。这三种贸易术语为进口地交货,交货地点可以是目的港船上、码头、集装箱堆场、买方指定仓库等。若这三个术语的交货地点在买方所在地仓库,且由卖方投保,如果发生属于保险人承保范围内损失,其承保的责任就是完整的“仓至仓”,由卖方向保险公司索赔;若指定的交货地点不是买方所在地仓库,而是进口国其他地点,则保险期间是“仓至交货点”。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