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经贸合作正在向制度化机制化方向发展 初创企业或成为合作新亮点
  • 2021-1-7 8:57:31    字数:184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徐坡岭在谈到2020年中俄经贸合作及未来展望时表示,中俄经贸合作正在向制度化、机制化的方向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程度更加深入。未来,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活跃,初创企业可能会成为双边合作的新亮点。

        徐坡岭表示:“中俄合作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向制度化、机制化的方向发展,这将促进双边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他分析指出,“总的来讲,从贸易额来看,中俄金融、经贸合作这一年取得不错成就。受疫情影响,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出现较大下降,但对中国的贸易下降非常少,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实际上进一步上升了。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比重在持续提高,从14%,一路增长到现在近20%,今年某些月份还一度超过20%。”

        徐坡岭称,“据商务部的官员介绍,双方正在努力推动年底前把双边贸易额提高到2019年1100亿美元的水平,并认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实际上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的数量并不比2019年低,只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在贸易额上表现得少了一些。比如,石油的进口比去年还多,再加上管道天然气的进口,能源总的进口量增幅很大。这说明中俄在大宗商品贸易上是稳定增长的,中俄的贸易形势也是稳定的。”

        谈到疫情对这一年中俄合作的影响,专家分析指出,“当然,中俄双边合作受疫情的影响也不小。从《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来看,2019年的一些安排并未得到落实,类似进博会这样的活动受疫情的限制影响很大,但受疫情影响不大的事项基本都完成了,这说明双方都在积极认真地推动落实联合公报的具体事项,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包括CR929宽体飞机、卫星导航、公路铁路桥等将会加快步伐。此外,《中俄总理第二十五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包含了很多新的合作内容,包括银行业的合作、本币结算、支付系统、反洗钱、相互进行信用评级等等,相信这些方面在2021年都会取得较大的进展,为投资便利化创造基础条件。”

        针对中美和俄美关系对中俄合作的影响,专家认为,“在中美关系和俄美关系都很困难的背景下,中俄双方都在做一些内部挖潜的工作,但也使两国合作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合作程度也更加深入。在今年的联合公报中较多地强调了中俄在投资领域的合作,而且很多其他措施实际上也是为投资合作做铺垫。因此,今后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活跃,包括‘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冰上丝绸之路’和北极航道开发上的合作。”

        徐坡岭强调,2021年俄罗斯将担任北极理事会的主席国,相信俄方将提出一系列的合作倡议,也相信中国方面可能会从能源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的角度予以配合。由于美国在这些问题上都采取敌视的态度,并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合作看作是对俄罗斯的某种支持。因此,在俄罗斯开辟北极“战场”的情况下,中俄在北极的合作已经超出了经济合作的含义。

        展望2021年度中俄合作,徐坡岭认为,“相较于2020年会有增长,但增长多少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增加的幅度可能会较大,如果控制得不好,就不能太乐观。”

        他表示,“受疫情的影响,两国的人员往来基本已经停下,这就导致双方新的合同或订单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受疫情的影响,俄罗斯国内的生产也受到影响,导致即使有订单也难以完成。”

        不过,专家对中俄实现双边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持乐观态度,认为初创企业可能会成为未来中俄合作的新亮点。

        徐坡岭说,“对于两国总理在联合公报中定下的至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我个人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中俄双边货物贸易已经达到1100多美元的水平,服务贸易达到300多亿美元的水平,加上近来双方推出各种合作项目,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领域的合作,达到2000亿美元压力不大。近年来,俄罗斯初创企业发展势头很猛,政府扶持力度也特别大,这一块可能会成为未来中俄合作的新亮点。”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