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战略是陷阱还是机遇?
- 2015-3-13 11:36:33 字数:305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欧亚经济》 作者:冯玉军
-
导读: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中俄经贸合作,是陷阱还是战略机遇?如何权衡和评估中国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关系?中国如何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有效地规避风险?中国如何利用俄罗斯东部开发新战略参与其远东和西伯利亚开发,并振兴中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上述问题的讨论,以加强中俄经贸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为建立公正、和谐、安全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发挥应有的作用。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和欧盟的多轮制裁以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使俄罗斯经济遭遇了2000年普京执政以来的空前危机:卢布贬值,通货膨胀加剧,资金外流,结构调整乏力,经济增长堪忧。为摆脱困局,俄罗斯采取“向东看”战略,积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减轻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众所周知,在亚太方面,中国面临美国“重返亚太”的围堵和遏制,欧洲方面,俄罗斯面临西方的集体制裁而孤立无援,中俄关系已成为21世纪确保两国对外政治利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两国经贸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也有人提出,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存在把中国拖进俄罗斯经济泥沼的风险,俄罗斯将成为中国的战略负资产。中俄两国签订的1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在卢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将招致损失。另外,签订长达30年的天然气供气合同,因为“照付不议”等条款,致使中国在天然气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按原定价格购买天然气,无疑对中国不利。
本文作者:冯玉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4年以来,伴随着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发酵,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跌入了冷战结束以来的“冰点”。特别是美欧实施的数轮制裁使俄罗斯经济遭受巨大冲击,而自身畸形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脆弱性又加剧了其受损程度。油价下挫、卢布贬值、资金外逃、通货膨胀高企等多重因素使俄罗斯经济接近衰退的边缘。在此情形下,俄罗斯加强了与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合作,中俄双方在短时间内签署了有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合作等一系列合作协议,有人将此概括为俄罗斯经济“向东看”。
那么,“向东看”能够反映俄罗斯对外经济合作政策调整的本质吗?这一政策是长期的战略选择还是暂时的无奈之举?它将对中俄经济合作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面对?
“向东看”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完全断绝与西方,特别是与欧盟的经济联系,而把经济合作的重心全部转向东方,这是由俄对外经济合作的现实所决定的。欧盟是俄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对欧贸易占俄外贸总额的一半。2002~2012年,俄欧双边贸易增长了两倍,2012年达到3 365亿欧元。俄对欧出口增长2.5倍,从644.9亿欧元增至2 133亿欧元;进口增长2.5倍,从344.2亿欧元增至1 232亿欧元。欧盟也是俄最重要的投资者,欧盟对俄投资2013年累计达到2 880亿美元,俄罗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75%来源于欧盟,俄罗斯对欧盟国家投资也达到800亿美元,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60%。与此相比较,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不足900亿美元,中国对俄累计投资仅为340亿美元。可以肯定,俄欧之间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是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去除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俄对外经济合作的重心仍将在欧洲。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把俄罗斯近来“向东看”的动作视为权宜之计。因为,俄罗斯早已意识到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俄罗斯经济要想取得长期、持续、稳定的增强,特别是促进远东、东西伯利亚地区发展,必须融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近年来,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远东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也采取了诸多具体举措加强了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但由于远东市场规模狭小、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投入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一系列因素的掣肘,远东、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发以及与亚太国家经济合作并未取得明显的进展。
那么,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之下,此轮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与以往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在于俄罗斯认识到了实现对外经济合作多元化的极端重要性,其加强与亚太国家经济合作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可以看到,在世界新能源革命、新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俄欧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近年来迅速上升,俄罗斯经济增长所依赖的投资、技术、市场基本上都来自于西方,而乌克兰危机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冲突凸现了俄罗斯对西方依赖的脆弱性,因此,无论是俄罗斯政府还是企业都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拓宽对外经济合作渠道,才能降低对西方不对称依赖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限制俄罗斯受制裁的企业和行业从欧美金融市场获得融资,二是限制对俄出口其急需的先进油气生产设备和技术。而世界新能源革命和国际油价的迅速走低又使俄罗斯能源出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俄罗斯此轮经济“向东看”的重点在于获得资金、技术和市场,其最直接的动力是渡过目前的危机,暂时还谈不到根本性的战略转向。
目前,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主要还是集中在能源和军工两个领域。俄罗斯不仅在2014年5月与中国签署了东线天然气管道合同,还急切地催促中国签署了西线天然气管道备忘录。在石油领域,俄罗斯石油公司同意向中方出售其属下万科尔石油公司10%的股份。此外,中俄双方有关S-400反导系统、苏-35战机的贸易谈判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受到西方制裁,俄罗斯对华的技术和金融需求也在上升。俄罗斯油气、电信和航天领域近来迅速扩大了从中国的装备进口数量,而为了减少美元交易潜在的风险,俄罗斯也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和扩大双边贸易中本币结算的相关协议。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也是多向度的。在与中国强化经济合作的同时,俄罗斯力图运用多种手段来摆脱目前的困境。一是保持对日交往热度。尽管日本迫于美国压力被迫参与了对俄制裁,但这些制裁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俄罗斯看到了日本东亚政策调整中对俄罗斯的战略需求,因而努力维系对日合作的节奏。普京总统2015年春季将访问日本,一旦欧美弱化对俄制裁,俄日经济合作将迅速回暖甚至升温,俄方特别希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液化天然气厂建设方面获得日本的投资和技术。二是借用朝核问题杠杆谋求战略回旋空间和经济实惠。2014年11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崔龙海访俄,俄方宣称朝鲜承诺在遵守《九一九共同声明》基础上无条件返回六方会谈。俄罗斯此举意在展示在朝核问题上的独特作用,既想为与美国改善关系寻找一个可资利用的平台,也想借此促成朝鲜半岛铁路与俄跨西伯利亚铁路的联通并推进俄、朝、韩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此外,俄罗斯还积极加强与印度、伊朗、土耳其甚至巴基斯坦的能源和军技合作,一方面要获取现实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地缘战略安排布局。
在远东开发方面,俄罗斯加紧推出超前经济发展区设想,试图通过推行土地使用特殊制度、提供税收优惠、提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采用自由关税区的海关程序等手段吸引外资和私人资本。但其成效究竟如何,是成为远东开发的一个转折点,还是重蹈昔日各类经济特区建设无功而返的覆辙,还需拭目以待。
总之,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为深化中俄务实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双方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切实的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俄罗斯对外经济合作的重心仍在欧洲,而俄罗斯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的恶化对外资而言也潜藏着诸多风险。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中俄经贸]
首列安徽芜湖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通过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
(04-15)[华社关注]
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政府计划在大乌苏里岛建造豪华露
(04-15)[中俄经贸]
俄专家分析导致中俄贸易额下降原因:
(04-15)[中俄关系]
俄罗斯公报:俄外贸银行计划在中国建立人工智能联合能
(04-15)[政策动态]
普京:俄罗斯将发展高效完整的木材加工业技术产业链
(04-15)[中俄经贸]
→免开证采购俄各品类能源外方炼厂直供!
(04-15)[中俄商情]
新落实铯/铷/汞等稀有贵金属“国内现货供应”!买卖双
(04-15)[论坛首页幻灯]
黄皮书:中俄地方合作机制取得高水平成为两国合作新亮
(04-14)[中俄经贸]
今年一季度中俄进出口贸易额均下降超6%
(04-14)[经贸聚焦]
俄罗斯通往东方的天然气管道设计运力2030年前将增至98
(04-14)[俄罗斯讯]
俄政府批准2050年前能源战略旨在加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
(04-14)[华社关注]
中俄边境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口岸将于4月16日暂停运营
(04-14)[时政要闻]
没有顶尖选手的奥运会:将最强队伍之一排除在外体育竞
(04-14)[中俄经贸]
新落实“纯钨条国内现货”!无需开证,现货现款即可,
(04-14)[时政要闻]
联合调查:承压撤退的乌克兰转而对俄罗斯平民发动恐怖
(04-12)[俄罗斯讯]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线路行程时间将约2小时15分钟
(04-11)[华社关注]
俄专家:关于中国士兵在乌克兰的说法是为特朗普准备好
(04-11)[财经评论]
俄外长:非金砖国家将可以使用替代性金砖支付平台
(04-11)[论坛首页幻灯]
北极在移动:新的亚洲参与者!——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
(04-11)[时政要闻]
俄专家:特朗普或因美国内部压力取消对华征收高关税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