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势下中俄科技合作发展的瓶颈及问题
- 2015-9-7 9:24:14 字数:3069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冯春萍
新形势下中俄科技合作发展的瓶颈及问题
最近十年,中俄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两国科技实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两国不断提升的政治关系还很不相称。总体上,与中俄文化合作、经济合作相比,中俄科技合作的水平和层次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中方看,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中俄科技合作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瓶颈问题。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冯春萍
1 合作定位偏低
前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经济的滑坡,造成了外界对俄罗斯的科技水平和实力今不如昔的感觉,从而大大低估了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往往认为俄罗斯科技实力不如美日等西方国家。因而,长期以来我国往往把美国、日本、欧盟作为重点和优先的合作对象,而对与俄罗斯之间的科技合作的重视程度则要低得多。此外,中俄双方在合作交流中存在角色定位偏差,中方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俄方资源等领域,而俄方则寄希望于中方更多的资金投入,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也不对等,中方的合作意愿往往强于俄方,“剃头条子一头热”使得合作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9]。
2 专业人才匮乏
缺乏专业化、复合型的合作人才及创新团队,是制约中俄科技合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20世纪50、60年代培养的精通俄文的人才已经进入老年,而现在许多高等院校俄语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锐减或已经取消,许多院校几乎都不把俄语作为第一外语。从俄留学回国的人员在学位学衔承认和住房等方面往往不能享受与到西方留学人员的同等待遇,使得高等院校涉及高技术专业的学生大都不愿到俄留学。与此同时,我国能够参与国际科技谈判的科学家还比较少、可以胜任国际学术组织领导职务的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既懂专业知识、又熟悉国际规则的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也明显不足。
3 中介服务缺乏
一是国际知识产权政策及服务亟需加强,我国专门针对国际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还处于空白状态,不少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规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科研人员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弱。二是科技合作信息服务严重缺乏,目前我国对俄罗斯科技合作的信息发布还缺乏统一、权威的渠道和网络,各个信息部门多头对外,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决策咨询服务难以适应中俄科技合作发展的需求,我国专门从事俄罗斯科技发展研究的专业人才和机构还比较少,难以及时掌握俄罗斯科技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及政策措施,这也是我国长期对俄罗斯科技实力错误低估的重要原因之一。
4 资金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是影响中俄科技合作交流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国家对中俄科技合作的资金投入总体偏低。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中,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约占4%。除科技部外,中科院、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工信部对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也有资金支持,但比例都比较小,对中俄科技合作的支持则更低。另一方面,社会对中俄科技合作的资金投入也不足,一般情况下,中俄科技合作主要采取技术和人力资本入股的方式,俄方机构通常不愿意承担金融风险,而我国国内还缺乏专门面向中俄科技合作的风险投资基金,民营资本的作用尚未发挥,积极性尚未调动起来[10]。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冯春萍
进一步深化中俄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迈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要将深化中俄科技合作纳入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国家安全的总体战略中予以通盘考虑,以战略谋划带动政策创新,以认识提高促进能力提升。
1 提高对俄科技合作的定位和认识
加大对俄科技合作力度,首先要转变观念,破除思想认识“误区”,正确评价俄罗斯的总体科技水平;同时,动员各部门和各地区从战略高度认识对俄科技合作的特殊重要意义,在保持和加强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科技合作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与俄合作。同时,从国际发展新形势、国家发展新需求出发,对中俄科技合作进行战略定位和顶层设计,抓紧制定中俄科技合作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把对俄科技合作作为我国深化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结合的重要方面,并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联系起来。
2 加强对俄科技合作的投入和扶持
扩大中俄科技合作资金来源,建立并完善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形成中央投入、地方配套和社会资金集成使用的多渠道科技合作投入体系。第一,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建议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一步提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适当向中俄科技合作项目倾斜。第二,引导参与中俄科技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机构统筹资金,加大自主投入,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确保合作项目能够高质量的顺利进行。第三,鼓励和吸引社会(如企业、个人、国外科研基金、跨国公司、民间科学基金等)投入。政府科技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发展科技金融,鼓励企业对中俄科技合作项目成果产业化的投入及研究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本参与,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成果的良好转化。
3 科技合作的区域从沿边推向纵深
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中俄两国的合作长期来一直集中在两国的相邻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这当然有其合理性。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展开,合作的层次和范围必将大大扩展。在2014年6月23日中俄代表在俄罗斯萨马拉市举行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领导人座谈会”中,与会的中国方面包括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而俄罗斯方面则包括了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14个联邦主体。长江中上游和伏尔加河沿岸两地相隔万里,并不接壤,这一举措表明中俄合作定位必将有机嵌入在我国周边开放、沿边外交、“一路一带”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中,并预示着未来中俄合作的区域正在日趋拓宽深入[11]。
4 完善中俄科技合作中介服务体系
首先强化信息服务,在国家层面构建集政策库、人才库、项目库、成果库为一体的中俄科技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引导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建立中俄科技合作信息网。其次,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大力发展国际化的专利服务,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及时收集技术信息;通过大力发展专利检索、查新等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服务。再次,引导、鼓励和扶持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中俄科技合作战略与政策研究,定期发布针对性战略和政策分析报告,为开展中俄科技合作交流提供战略研判、管理咨询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另外,搭建宣传展示平台,提供宣传服务,加强中俄科技合作工作的宣传展示,以扩大影响,形成示范效应。
5 强化中俄科技合作专业人才培养
强化对中俄科技合作的人才支撑,重点应抓好两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工作:一是直接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科技人员、创新团队及相关的科研辅助人员,这是双方合作交流的主导力量和核心骨干;二是各类管理和服务人才,主要是从事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包括从事各类中介服务的人才等。因此,要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培养和集聚一批既懂科学技术,又熟悉经营管理和国际惯例、了解世界市场动向、掌握专业知识和贸易以及俄语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应结合中俄科技合作发展需求,加大对俄优势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培育一支能直接参与中俄科技合作项目研发的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冯春萍
参考文献:略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中俄经贸]
今年一季度中俄进出口贸易额均下降超6%
(04-14)[经贸聚焦]
俄罗斯通往东方的天然气管道设计运力2030年前将增至98
(04-14)[俄罗斯讯]
俄政府批准2050年前能源战略旨在加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
(04-14)[华社关注]
中俄边境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口岸将于4月16日暂停运营
(04-14)[时政要闻]
没有顶尖选手的奥运会:将最强队伍之一排除在外体育竞
(04-14)[中俄经贸]
新落实“纯钨条国内现货”!无需开证,现货现款即可,
(04-14)[时政要闻]
联合调查:承压撤退的乌克兰转而对俄罗斯平民发动恐怖
(04-12)[俄罗斯讯]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线路行程时间将约2小时15分钟
(04-11)[华社关注]
俄专家:关于中国士兵在乌克兰的说法是为特朗普准备好
(04-11)[财经评论]
俄外长:非金砖国家将可以使用替代性金砖支付平台
(04-11)[论坛首页幻灯]
北极在移动:新的亚洲参与者!——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
(04-11)[时政要闻]
俄专家:特朗普或因美国内部压力取消对华征收高关税
(04-11)[中俄投资]
俄罗斯专家:俄中在重工业领域经验丰富未来合作潜力巨
(04-11)[华社关注]
俄延长持统一电子签证外国游客入境停留时间至30天有效
(04-11)[中俄经贸]
推荐EN590、LNG、LPG、M100、JETA1、沥青、尿素等直签
(04-11)[中俄商情]
YandexAds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推出更多本地化解
(04-10)[经贸聚焦]
俄专家:中美关税争端为中俄贸易产生刺激效果将为俄罗
(04-10)[时政要闻]
专家:中俄应合作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所谓对等关税
(04-10)[中俄经贸]
今年前两个月俄对华菜籽油出口增加17%达1.83亿美元
(04-09)[华社关注]
克宫未对中国公民似乎在特别军事行动区被俘一事作出评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