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陆南泉:俄罗斯经济情况复杂 未来尚难判定
  • 2016-2-18 8:01:59    字数:4382    中俄资讯网特稿推荐    作者:陆南泉
  •     本文作者: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员中心兼职研究员

        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本国经济的疲软,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俄罗斯再掀卢布贬值高潮。2015年12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俄罗斯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集中谈了两个问题:在国际方面着重谈反恐;在国内方面着重谈经济。在谈到2015年俄罗斯经济时,他说:“情况非常复杂”。2016年1月13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盖达尔论坛上也说道:“俄罗斯经济正遭遇十年来最严峻挑战,经济形势复杂”。

        复杂表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前景又如何,成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分析这一问题,不能仅就2015年的经济着手研究,应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加以考察,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经济情况复杂
     
        1991年底苏联解体至今,已经历了25个年头。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其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叶利钦执政时期(1992—1999)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转型危机,GDP累计下降40%;普京在前两任执政8年时期GDP增长70%,年均增长率为6.9%;后来又进入经济呈复杂局面的“梅普”与“普梅”时期。

        2015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局面。根据俄官方公布的2015年1——11月的经济数据来看,各类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普遍下降:GDP 下降3.8%(估计全年下降3.7%),工业产值下降3.5%,居民月均可支配的货币收入下降3.5%。据俄罗斯财政部1月22日公布的数据,2015年俄罗斯财政赤字为1.95万亿卢布(约合250亿美元),占当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6%。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下行的同时往往通胀率上升。叶利钦执政后推行“休克疗法”激进式改革,最为突出的改革措施是于1992年1月2日实行一次性大范围开放价格,约有90%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放开。接着,俄罗斯政府又于1992年3月7日取消了对面包、牛奶、酸奶、脱脂奶渣、食盐、食糖、植物油和火柴的价格限额。这样,食品与消费品的价格基本上全部放开,即实行了完全的价格自由化与市场化。这种基本上实行一次性到位的价格改革,必然出现严重的通胀。

        普京执政后,一方面坚持叶利钦执政时期推行的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方向,同时加强对经济的治理,使经济从严重的转型危机中摆脱出来,走向复苏,进入经济增长期。在其前两个任期内,随着经济的增长,通胀亦随之下降,2008——2013年各年的通胀率依次为13.3%、8.8%、8.8%、6.1%、6.8%与6.5%。这6年期间,除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通胀率为两位数外,其他各年均未超过9%。但到了2014年受国际市场油价大跌与西方制裁的影响,又提高到11.4%,2015年更是上升到12.9%,这是2009年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这里要指出的是,如考虑到卢布汇率大幅度下跌与大量消费品靠进口等因素,2015年俄通胀率可能达到30%。

        卢布汇率大幅度波动、贬值是俄罗斯经济的一大特点与难点,出现这种情况与经济状况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有关。从俄罗斯经济转型以来,曾多次出现过卢布大幅贬值的情况。

        1998年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卢布贬值75%。从苏联1991年底解体到2000年,国际市场每桶石油价格都未超过30美元,曾有一度降低到10美元,1998年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狂泻,使俄全年损失150亿美元。这也是叶利钦执政时期出现严重经济转型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上述因素,1998年在俄罗斯财政发生严重困难,随之,出现了金融市场的大动荡,大量外资撤离,并带动本土资金外流。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居民对卢布失去信心,出现了大量兑换美元的状况。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卢布对美元的汇率跌幅超过30%。这一年俄罗斯在编制国家预算时,把当年的石油价格预测为每桶112美元,但油价不断下跌,到11月下旬乌拉尔牌油价降至每桶46.7美元,全年平均价格为94美元,比俄最初预计的低很多。

        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间,卢布贬值超过100%,即由2013年1月1美元兑换30.4卢布到2015年12月31日1美元兑换73.20卢布。这次卢布大幅度贬值,除了从总体上受经济下滑、西方制裁等因素影响外,一个最为直接的因素是国际市场油价暴跌。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下跌触及每桶30美元,是近几年来最低水平。

        亦有人称卢布是石油卢布。它是与石油有关联的货币,所以也是一种高风险、高波动的货币。据测算,卢布与原油价格的关联度高达0.90以上,如2014年布伦特国际基准油价累积下跌48%,卢布也随之贬值46%。俄财长西卢阿诺夫在当年年底表示,由于油价暴跌,俄罗斯每年经济损失在900亿到1000亿美元。此外,因为欧美制裁,俄罗斯还将每年损失约400亿美元。

        通胀率得不到遏制与卢布大幅度贬值这两大因素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如投资环境恶化。本来已经很高的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为13%——15%),还在不断攀升,这使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加上西方制裁,外资不断撤资,2014年俄资本外流达1520亿美元,2015年资本外流预期为1150亿美元。外商在俄罗斯的不少投资项目已开始撤离,如莫斯科南部的卡卢加州,许多外资汽车企业已经撤离或给员工放无薪长假;Esprit宣布撤资,阿迪达斯关闭在全俄600多家连锁店;俄罗斯与挪威和荷兰等国联合开发北冰洋新油田项目也已暂停。西方制裁还切断了俄企业与银行融资的渠道。

        2015年1——11月,俄投资比上一年同期下降5.5%;另一个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也受到制约,同期,零售商品流转额下降9.3%,居民的劳务支出下降1.9%,职工月均实际工资下降9.2%。俄罗斯人家庭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比重增加,已经超过40%。还应看到,卢布大幅度贬值,使得俄罗斯2015年进口一下子压缩1/3。在俄的进口中,食品与食品原料一直占很大比重,在进口中占第二位。至今,俄大城市食品供应50%靠进口。虽然,俄罗斯为了应对西方制裁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政策,但这不能在短期内见效。
     
        未来尚难判定
     
        目前,俄罗斯工业内部结构严重失衡,制造业严重衰退。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整个工业中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占33.5%,制造业66.5%,而到2013年,这两者比例倒过来了,前者占66.7%,后者降至33.3%。由于苏联时期制造业的质量差,缺乏竞争能力,加上随着经互会解散,这些成员国不再购买俄罗斯的制造业产品,一旦实行开放政策,俄罗斯的制造业很快就被西方国家冲垮。制造业的严重衰退,导致这一领域进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美国参议员麦凯恩曾讽刺说,俄罗斯是“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奥巴马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俄罗斯是“什么也不能制造的国家”。这些当然是言过其实,但的确说明,一个大国没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很难保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难以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

        谈到经济结构,不得不谈及企业规模结构中中小企业的问题。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变革中所有制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现代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中小企业的产值一般占GDP总量的50%以上,但目前俄罗斯中小企业的产值占 GDP总量的21%,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应该说,俄罗斯自推行经济转型政策以来,对发展中小企业是重视的。普京在2015年发表的总统国情咨文中,谈到如何应对经济困难时强调,要“支持中小企业自行扩大”。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转型过程中有关支持中小企业的一些机制法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执行,政府部门往往把中小企业视为市场经济的副产品,只起到需要时加以利用的工具或手段,有时甚至把发展中小企业是政府的一种负担,是政府的“受抚养者”;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尽管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不少解决融资难、税收优惠等各项服务性政策,但据有关资料表明,43%的中小企业认为需要政府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吸收的外资占俄罗斯外资总额的3%——5%),67%的中小企业希望给予税收优惠问题,13%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提供信息支持;官僚主义的行政审批手续,经营环境不佳,也提高了企业成本;另外,俄罗斯经济垄断程度高,很多重要经济领域如能源、矿产、交通基础设施等,中小企业很难进入。

        当今俄罗斯经济的困难局面,还将持续一个时期。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上石油供大于求的情况不会改变,导致油价将继续走低;欧盟的经济制裁将延长半年,对俄经济影响不可忽视。

        未来一个时期,俄罗斯经济形势是严峻的,这对俄罗斯的未来势必产生不良的影响。这表现在:一是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俄罗斯在世界中的地位会被削弱,一个大国的实力,说到底由经济决定的;二是普京2008年提出的到2020年的一些目标(如俄罗斯经济将进入世界五强之一,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从目前的13700美元增加到3万美元,增长1.2倍;三口之家的住房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到2020年前中产阶级在总的居民结构中最低限度不少于60%,也许不能少于70%;在12年内,俄罗斯经济主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至少要提高3倍;人均寿命在2020年前提高到75岁,死亡率减少1/3等)很可能难以达到,或者要大打折扣;三是到2020年要通过投入7700亿美元更新70%的武器装备的强军目标也难以实现;四是弱化的经济将是构成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作者: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员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