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试议新时期中俄经贸特点、投资现状及合作对策
  • 2016-6-15 9:52:17    字数:3843    中俄资讯网特稿推荐    作者:赞达
  •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中俄资讯网注:探索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在国际社会上闻名的大国,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与成长,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已成为“好朋友”。并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局面。

        一、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历程

        在全球化经济的推动下,中俄经贸关系也越发的紧密起来,回顾历史,中俄的经贸关系大致走过了这几个阶段:

        (一)迅猛发展阶段(1991——1993)。曾在苏联解体后,中国一些不太昂贵的轻工业产品飞速的进入俄罗斯的经济市场,那时的俄罗斯在推行经济全盘私有化的同时,开始大力开放国内市场,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政治巨变对工业生产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俄罗斯居民对本国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小。也就是这时,他的邻国,以廉价的轻工业产品著称的中国,开始逐渐将自己国家的产品向俄罗斯注入。从此,借由贸易协定的方式,打开了两国经贸往来的大门。

        (二)波动调整阶段(1994——1998)。在上世纪末时,全亚洲发生了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无法像之前一样将自己的轻工业产品占据俄罗斯的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也和中国在制造产品时,采用低级的原料有很大关系。中俄之间的经贸往来可谓是波荡不断,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贸易秩序问题。与此同时,中俄的贸易往来由边境贸易变为更高一等级的现汇贸易,这也标志着两国的贸易往来更为亲近。

        (三)稳定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7)。在千禧年的前一阶段,俄罗斯的总统换届,新任总统为普京,他根据俄罗斯现有的国情,制定了一套更有利于俄罗斯发展的经济战略手段,使国际市场的能源和原料的价格疯狂快速的增长。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国,对俄罗斯的原料和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贸易往来愈加频繁,数额愈加增多,达到以往的顶峰时期。

        (四)冲破困难,快速回升阶段(2008——至今)。经历过上世纪末的金融危机,中俄方面在应对金融方面的问题都有了自己的方法,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虽然这两个世界大国都遭受了不同级别的打击,但是有了以往的经验之后,两国悬崖勒马,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以最快的时间恢复了两国的贸易往来。中俄资讯网特稿推荐。

        二、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特点

        从上世纪末至今,俄罗斯作为据中国距离最近的工业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而其中的经贸关系发展特点有如下几条:

        (一)贸易总额增长快。随着全球化经济以及各国多外贸易的不断增多,中俄两国的贸易总额呈现直线上涨的趋势,同比其他国家,中俄之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但在贸易总量中相比较,还是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也让世界十分看好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但是与此同时,进行了经济数据的比较之后发现双方各占GDP总值还没有达到最佳理想的效果,因此中俄双方的贸易潜力仍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释放出来,凭借着各国自身的能力和速度,在未来的50年里,一定会刷出新的世界记录。

        (二)投资积极性高。中俄两个世界大国经历了多年的经贸合作,于09年共同签订了《中俄投资合作规则纲要》,为了更加有序的让两国进行更加密切的经济往来,肯定了“确保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中俄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签订这一协议之后,两国之间的投资积极性在纲要的保证性有了大大的提高,双方的合作发展进步飞速,使中国的贸易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不单单是数量,两国的投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总而言之,两国的密切合作对于拉动双边经贸关系的作用还是十分有限的。

        (三)贸易结构优化。长期以往,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闻名的工业大国,中俄之间的往来贸易中,中国对俄出口的产品最多的就是日用消费品,但是在06年开始,中国对俄机电产品的出口开始呈现上涨的趋势,并且至今增长率都在不断的提升,同年,不仅仅在机电产品上,在高科技产品上,这个曾经的中国的短板,现如今变成了长版,开始逐渐的向俄出口。总体来说,从最初的轻工业产品出口,到现在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体现了两国的贸易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并且逐年的提高。中俄资讯网特稿推荐。

        三、 新时期中俄投资合作现状

        迈入21世纪以来,新时期的中俄投资合作现状,较上世纪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投资模式与质量的提高,到GDP稳定的增长,更是因为有了以下几种因素,中俄投资合作才能更好的进行。

        (一)投资规模的变化。在上世纪末时,中俄合作的方式,数量、规模都远不及21世纪,俄罗斯作为毗邻中国最大的国家,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从简单的轻工业产品到后来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中俄的投资规模变化逐渐走上了正轨。

        (二)合作方式的变化。在全球经济复苏升温的影响下,近些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的产品相互出口达到了升温状态,并且,从最初的简单的产品出口到现如今的中国企业对俄罗斯企业的并购。毫无疑问,合作方式的变化影响了两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最近几年中,为了弥补中国能源的缺口,中国对于俄罗斯的企业并购集中在能源和矿产。例如:俄罗斯油气生产商、英国石油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以及俄罗斯的金融机构。面对当下的严峻经济形式,中国在短期几年内,还将要把俄罗斯作为主要收购目标,以达到弥补中国能源短缺的目的。

        (三)互补性增强。在国际大国中,中国和俄罗斯的投资合作的趋势增强,不仅仅是依靠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在依托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形成了优势互补。俄罗斯地大物博但是人口稀少,中国人多但是资源稀少 ,中国利用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俄罗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俄罗斯利用中国在轻工业上面的先进技术,中国利用俄罗斯先进的科学技术,长此以往,两国的投资合作趋势增强。中俄资讯网特稿推荐。

        四、 加强新时期中俄投资合作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进行两国之间的投资合作,我们应该依据新时期的要求提出适合共同进步的对策,如下:

        (一)加强文化交流。作为毗邻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不单单是在经济上需要进行密切的往来,应把文化交流提到我们的日程上,现如今,东三省在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较为密切,尤其是哈尔滨、黑河等城市,均设有俄罗斯文化博物馆,中央大街等等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历史文化遗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好的文化交流可以使我国与俄罗斯更好的往来。

        (二)重新认识合作关系。现如今,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在经济上,更要在文化上有相应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他国合作。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高速发展的国际大国,因此我们要把握国际时机,把自身优势与俄罗斯的优势互补,不仅仅是在轻工业上,更要在高科技产业上进行良好的合作。

        (三)结合发展战略。现如今,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我们应结合自身的短板,抓住俄罗斯的长板,进行优势互补。把我们的战略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把中国尽快的打造成发达国家。中俄资讯网特稿推荐。

        五、结语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较为优秀的一部分,应该把自身的优势和缺点相互思忖。俄罗斯作为毗邻我们的经济重工业大国,中国应该抓住这个好机会,积极打造成像俄罗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国家,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抓紧时间进行转型,以签署的条例为基本,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并和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两国共同进步,共同体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速度与变化,在英明的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速度相信也不会比发达国家的进步速度低!

        参考文献:

        [1] 张文君 张旭.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新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 刘清才.中俄关系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前景[J].形式与政策, 2014.

        [3] 高欣.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14.

        [4] 张英.中俄投资领域合作与发展的新趋势[J].对外经济时报, 201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