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评论:黑龙江省拓展对俄合作之新思路和新变化
  • 2016-9-2 8:54:38    字数:179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 今年7月,第三届中俄博览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成功举办。这是中俄博览会创办以来首次走进俄罗斯。过去两年,在中俄双方的精心培育下,这一博览会在中国哈尔滨办出了特色、扩大了影响、创出了品牌,聚集了人气。

    作为博览会中方主办单位之一,黑龙江省方面十分重视本次展会,省长陆昊亲率省政府代表团参会。同时,该省还组织了近1600人的庞大企业家团组赴俄参展,并在展会期间举办了“黑龙江活动周·哈尔滨活动日开幕式暨中俄经贸合作交流会”等多项有分量的经贸和人文交流活动,展会期间签署了20余份合作文件,为本届展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俄主流和当地媒体予以积极报道,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俄合作的主力军。该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积极开拓对俄各领域合作,保持着对俄贸易、投资的领先地位。去年,尽管受到卢布贬值和油价波动影响,该省对俄进出口总额仍达到108亿美元,对俄投资从2012年的4.3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41.8亿美元。目前,黑龙江省在俄远东地区和有关州区建立了16个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168家,总投资18亿美元,其中3个境外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经贸合作园区。从黑龙江省此次大规模“走出去”参加中俄博览会,可以看出该省在拓展对俄合作方面的一些新变化新思路。

    首先,因地制宜,促进对俄合作转型升级。多年来,黑龙江省对俄合作以一般性经贸合作及科技含量低的加工类经贸园区项目为主,合作层级较低,已不适应黑龙江省改革发展和对俄合作转型升级的需要。黑龙江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以能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但在现代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同样具有较强优势,依托良好的生态和独特冰雪资源的旅游、养老、健康产业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商业机会。在对俄开展以贸易为主的互补性合作同时,黑龙江省通过资源、资金、产能、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要素重组,提高其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加快对俄跨境产业链合作,提高对俄合作产业层级。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黑龙江省正在对俄合作加快转型升级的路上稳步向前。

    其次,紧抓机遇,拓展对俄合作新方向。受地理因素制约,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多面向远东地区,同俄中部及欧洲部分地区交流合作相对有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和中俄发展战略对接,黑龙江省在拓展对俄非毗邻地区合作中迎来新的机遇。相比远东地区,俄中部和欧洲部分工业基础更加坚实,在航空航天、深海科研、机器人、大型重载工程机械制造等方面具有雄厚实力。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俄中部和欧洲部分相关州区曾参与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援建项目,双方在产品结构,生产技术研究方向等方面具有较强相似性。这种特殊的历史合作关系为双方开展工业企业对接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和车利雅宾斯克州为代表的乌拉尔地区是俄高校发展领先地区,拥有南乌拉尔国立大学、乌拉尔联邦大学、乌拉尔国立地质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科研实力雄厚,高科技成果众多,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资金,黑龙江省可同俄方积极探讨以科学成果入股的形式开展高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再次,金融先行,为对俄合作提供支持。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对俄金融合作。去年10月,哈尔滨银行同俄联邦储蓄银行牵头联合发起设立中俄金融联盟,旨在加强双方在金融服务、双边本币结算及现钞业务、中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本届博览会期间,哈尔滨银行联合郑州银行、包商银行等多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同俄外经银行签署总金额为100亿人民币的银团贷款协议,用于支持两国间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黑龙江省方面还与俄方积极探讨加强双方金融合作产品创新,支持跨境电商票据、现汇结算、汇率风险控制等,有效发挥金融工具支持作用,以及由中俄金融联盟牵头建立中俄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等。

    在中俄共同推进各自国家发展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背景下,黑龙江省抓紧机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开展对俄地方合作方面先行先试,趟出了对俄合作的新路子,为扩大中俄地方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其他省区开展对俄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遇”。相信通过扩大对俄开放合作,并充分利用好东北亚交通枢纽的地缘优势,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