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从文明属性看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困惑与选择
  • 2011-5-10 11:39:43    字数:1496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社会科学 》作者黄登学
  •  总之,俄罗斯文明兼容东西、亦亚亦欧的独特性加之横跨欧亚两大洲的独特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发展道路的两难选择。“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和学者一直在重复着那些同样的问题,即:俄罗斯走向何方?应该把它看作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抑或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欧亚体’?” 
      俄罗斯应该纳入西方文明还是纳入东方文明,俄罗斯应该保持自己的文明传统还是应该创造一种具有自己传统和特点的新的文明?俄罗斯该走西方的道路,还是东方的道路,抑或是某种“第三条道路”?——所有这些,都是俄罗斯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俄罗斯之路走向何方? 
      新的俄罗斯独立后,在西方派所谓“回归西方文明大家庭”的喧嚣声中,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领域全面“倒向”西方,在发展道路的抉择问题上“照抄照搬”了西方的模式。政治上,俄罗斯移植了西方的“三权分立”模式,走上所谓的“宪政”之路;经济上,全面放开政府管治,确立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与思想领域,则引进了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如此等等。然而,这种“西方式”抉择有悖于包括文明与文化传统在内的基本国情,不但没有给俄罗斯带来福音,反而导致其政局乱象环生、经济混乱不堪、信仰道德缺失滑坡,整个社会陷入深刻危机之中。“20世纪末的‘自由化改革’最终导致的是国家的非现代化,伪价值取代真正价值而‘登堂入室’将俄罗斯国家置于深渊的边缘。” 
      整个20世纪90年代因此而几乎成为俄罗斯人至今仍然挥之不去的可怕“梦魇”。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与选择问题上,俄罗斯人再次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 

      (一)从总体上讲,俄罗斯的文明传统难以给“西方式”民主道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环境 
      就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而言,一方面,政治民主的形成,需要相应的文明与文化背景,需要有民主赖以“生根与发芽”的心理“土壤”,而在这方面,俄罗斯恰恰缺乏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俄罗斯直到1861年才废除农奴制度,曾经是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始终严重缺乏民主与法治的文明传统;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历来是一个人治社会而不是法治社会,俄罗斯人从上到下都没有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理念。“西方所发生的伟大革命的意义在于,西方人明白:居民既不是由上帝也不是蚯蚓组成,而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有绝对的独特价值,因而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并赋予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而在俄罗斯,有关国家的居民是人的观念,至今仍未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囫囵吞枣”地依靠“拿来主义”,一味地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样板”,妄想在一夜之间跨入民主的“善治殿堂”,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另一方面,政治民主的形成,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民主制度需要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民主制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的总和,即用法律规范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总和,没有相对成熟的社会经济条件,这种“社会契约关系”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众所周知,俄罗斯历史上曾有过强大的小农经济基础,历来缺乏建立在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契约精神和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法治传统。后来苏联跳越了这一历史阶段,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而错过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发展民主的历史机遇。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倒是急于建立民主制度,然而“俄罗斯的转轨道路是一条颠倒的发展道路。它是在不具备民主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先建立了民主制,再靠民主制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建设。正是这种颠倒,产生了这条转轨道路的复杂性、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 。
    潘德礼、许志新:《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考》,《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4期。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实现俄罗斯的政治转型主要是来自西方的和平演变即外缘化的动力及藉此而生的国内政治理想主义。俄罗斯的民主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外缘性的,即民主转型不是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成熟的必然反映。” 
      范建中:《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择》,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但“没有平民的参与,没有大量充满批评精神,具有独立思想的中产阶级,民主制度是不可能建立的。而在俄罗斯,这种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恰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俄罗斯在新的社会经济结构未确立之前,实际上是不可能建立健全的民主制的。 
      西方的道路模式并不能解决俄罗斯国家的发展问题,这一点正在逐渐成为多数俄罗斯人的共识。其实,照抄照搬西方在历史上曾经给俄罗斯带来深重灾难。比如,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曾将关注的目光长期盯在了西方的发展模式之上,“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极力盲目地‘复制’西方意味着,他们已丧失对俄罗斯欧亚世界自身独特性的理解,这种不相一致会给俄罗斯帝国带来灾难,而这种灾难终于在1917年以革命的形式爆发出来”。而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俄罗斯帝国的覆灭。而近二十年来俄罗斯面向西方的结果,也“只能是使俄罗斯沦为所谓的‘二等欧洲国家’,就像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那样。甚至,即使进入了‘二等欧洲国家’的行列,它也会很快感受到沿这一道路发展的局限性”。由此可见,“一心西向”所带来的辛酸与悲苦,俄罗斯人的体味恐怕是再深刻不过。 
      当今世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民主化发展道路都是大势所趋,但各国的民主化进程必须考虑本国的文明传统与人文环境,正如“俄罗斯世界”基金会执行主席维挈斯拉夫•尼克诺夫所言:“只有那些最大程度地考虑到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才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一般来说,一味地模仿民主是行不通的……俄罗斯的民主模式既不可能是英国式的、美国式的,也不可能是韩国式的、日本式的——它只能是俄罗斯式的”。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俄罗斯文明与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俄罗斯的民主宪政之路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俄罗斯的自由主义改革其幼稚之处就在于,它不仅脱离了俄罗斯的现实国情,而且也是对俄罗斯国家根基与国家利益的蔑视”。基辛格曾经指出,“俄罗斯在长久的国家历史中,与西方世界是走在了不同的道路上。她从来没有自治的教会系统,她错过宗教改革、启蒙时期、发现新大陆时期和建设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时期。缺乏民主经验的领导人物……追求多元主义不是他们的第一天性,恐怕也不是最后的天性”。正如20世纪曾流亡国外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亚•索尔仁尼琴所说的那样,“俄国非常需要民主,但既然我们的人民对错综复杂的民主生活完全缺乏准备,民主只能渐进地、耐心地由下而上地建立起来,要使之得以扎根,而不是突如其来地从上面宣布并一下子就实行全盘民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民主化”的旗号下,俄罗斯人开始从西方引进所谓的“民主自由”理念,第一次真正将国家推上了民主化的发展道路。及至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从西方引入“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从权力架构上使俄罗斯具有了西方民主制的特点。然而就实际的权力分布与运作而言,俄罗斯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其 “强总统、小政府、弱议会”的所谓“超级总统集权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种制度既含有民主的因素,又具有专制和寡头统治的特点,其政权的运行既要依靠权势和专断,又需要合法的民主形式。此外,现代民主政治的实质在于公民的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其核心就是民主选举制度。尽管俄罗斯实行了全民直接选举总统和议会的选举制,看起来似乎比西方还要民主,但实际上这种全民选举已经沦为一场“只有选举而没有选择”的游戏,“竞选活动本身简直成了一场闹剧”。从而民主的信誉在俄罗斯一落千丈。1996年,60%的俄罗斯人认为,民主化在俄罗斯遭受了失败,50%的人拒绝将俄罗斯社会称为“民主社会”,同时一半以上的人不承认掌权者为“民主派”。60%-73%的俄罗斯人认为,当今俄罗斯政治制度非民主制度,俄罗斯需要民主,但掌权者破坏了民主的声誉,当今民主政权与维护真正的劳动者的权利民主无任何共同之处。由此看来,俄罗斯民主制度的真正确立依然任重而道远。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