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人民币跨境流动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现实困难
  • 2013-6-27 8:28:28    字数:5726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摘自中国权威经济论文库
  •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先后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蒙古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额已达1.65万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到期后,人民币也会回流境内。此外,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尼日利亚等国已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日本也计划购入中国国债,人民币国际储备功能初步显现。  

    表1:双边本币互换一览表

      三、人民币实现跨境循环面临的现实困难
      
      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的爆炸式增长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循环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管理体系;现行的管理办法中的一些规定还不够细化,境外投资业务申报管理办法及境外所得征税政策也未成形;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仍未放开。
      (二)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不够“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已经写入“十二五”规划,但是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依然较低,三类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RQFII规模仍然较小,投资主体的限制依然较多,境外直接投资主体只限于非金融机构,影响了人民币跨境流动的规模。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有限目前境外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尚显不足,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金融产品太少,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匮乏,回流渠道狭窄,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币的跨境循环。
      (四)国内金融体制不健全人民币的坚挺可以吸引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但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然不够透明,会直接加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限制海外人民币产品的流动性。另外,目前国内债券市场多头管理,以衍生品为代表的市场避险产品和工具严重不足,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效率不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了人民币资产的流通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
      (五)双边本币互换作用有限目前,双边本币互换对促进人民币跨境流动的作用尚不明显。一方面,我国目前尚未正式发布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运行方案等相关文件;另一方面,国外对人民币结算未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尚不能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民币结算服务;另外,受制于人民币在一些国家的接受程度较低、人民币在国外使用渠道较少等因素影响,双边本币互换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六)独立的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没有建立我国现行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三种清算渠道,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内代理银行和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均依托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未对境内外人民币业务清算形成隔离,容易将境外风险传递给境内银行和支付系统。
      
      四、国际货币循环的经验借鉴
      
      (一)日元“走出去”
      
      日本政府为缓解国际压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黑字还流”计划。这项计划将日本的国际贸易盈余、外汇储备和国内私人资本,通过政府发展援助和商业贷款等渠道重新流回发展中国家,从而达到削减国际收支顺差,促进日本对外投资,改善日本对外关系等目标。虽然该计划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综合来看,其在维护日美关系和推动日本金融体系国际化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该计划通过日元海外贷款这一手段,不仅推动了日本国内资金大规模向海外流出,加速了日元国际化,还支持了日本企业“走出去”。
      对比当前我国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在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本币国际化,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等方面,两国都呈现出较高的相似性,日本的“黑字还流”计划对人民币“走出去”有重要借鉴意义:开展类似“黑字还流”计划的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首先将能解决境外企业缺乏人民币来源问题,为境外企业及个人与我国企业开展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条件,有助于促进人民币的跨境循环。其次,能增强我国与海外被投地区的关系,延伸我国的金融服务领域,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监管环境,提供便利的人民币结算和融资服务。另外,应设立专营境外贷款的人民币基金,扩大人民币在金融交易上的使用范围,提高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使用。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