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市场进口通关、税款计征、过境运输、加工仓储及发展规划研究
  • 2013-9-2 9:23:19    字数:6136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中国市场 2013年第27期
  •     六、发展规划

    为推动国内经济和贸易增长、保护国内生产商利益和货物知识产权,实现国际级的合法贸易监管水平,俄联邦海关制定了2005年至2010年战略发展构想,作为指导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该构想列举了俄海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诸如未能建立外贸领域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低报、瞒报问题依然严峻,劣质商品进入市场等,提出了以新的思路审视海关管理,增加海关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和影响力,建设一流海关的思路。发展构想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是2005至2007年,第二阶段是2008至2010年。根据发展构想有关内容,在第二阶段后期的2010年前后,力争按照单一窗口、实现货物只停滞一次的原则规划边境口岸建设,通过建立清晰而精确的标准,优化海关措施,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保障货物和随货物人员的安全,形成良好的政府管理操守准则;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创造环境,来支持国际贸易体系,通过建立有意义的、共赢的伙伴关系,来加强与商业、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外国海关之间的合作,促成监督,使各方都服从服务于便利守法贸易。

    七、俄白哈关税同盟

    海关(关税)同盟是指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之间相互削减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实施统一的关税税率和对外贸易政策。从1993年1月1日起,欧盟取消了成员国海关间为货物流动而设立的所有检查站和海关单证,但服务于移民管理和防止毒品入境的检查站例外,这样欧盟成员的关境被推移到欧盟成员的共同边境上来。同样,根据俄白哈海关同盟建立的时间表,2010年7月1日,俄、哈、白三国取消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边境和原产商品的海关通关监管手续。 2011年7月11 日,在俄、哈边境上除将保留边防机构外,俄与哈接壤的关境已推移到哈对外边境上来。无论是欧盟海关同盟,还是俄哈白海关同盟,同盟内的海关将实施统一的海关法典、对外关税政策和海关制度。受“俄白哈关税同盟”影响,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对于进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对货物和人员进出境的查验和通关要求更为严格、效率有所下降,加之边贸进口商品配额、资质管理严,使得我国对俄、哈等国边境贸易额自2009年以来有所下滑。根据国家的外交布局,俄罗斯既是世界大国,也是我周边大国,其所作所为对地缘政治和我国的外交战略意义重大。我周边国家建立的海关(关税)同盟应特别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建议着手研究中国参加或由中国主导的海关(关税)同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此外,针对周边国家一些口岸通关难、贸易投资风险加大、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等问题,建议通过外交和海关合作方式,协调外方加快通关速度、推进简化海关手续、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响应机制、开展边境联合监管领域的务实有效合作,为我国经贸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小红,周茂荣.贸易开放度测度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8,(6):145-150.

    [2]刘似臣.中国贸易开放度的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5,(6):24-27.

    [3]黄彦.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度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3.

    [4]刘东升.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上海市商务委员会.2009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6]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何茂春.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规则[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8]陈松洲.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2).

    [9] 曲文轶. 深化中俄经济合作:未来方向、实质约束与政策含义[J].中国市场,2011,(29).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